山东菏泽黄村率先开展村落落养,在东明湖自然湿地附近建设了黄村养老院,面积约为8000平米。区域毗邻东明湖自然湿地,环境清新优美,距离闹市区较远,地区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1、设计目标
从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机制出发结合荷泽市地域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村落老年公寓独有的符号。注重平面形式构图和空间造型语言与人性化的物质形态,意识形态的结合。突出了人文理念的延展与现代化生活进步之间的融合与舒适。传承本止建筑中"象外有象,景中有景"的高度融合意境。通过统筹室内外环境的规划设计,满足老年人的高质量养老需求。建筑旨在最终营造一种具有符合中国传统建筑和人性化理念的室内外空间。使人在身临其境后,深刻感受到自然理念的延展与现代化生活进步之间的融合与舒适。古典而又极具现代功能的建筑理念的,为老年人的安享晚年打造一个更加美好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2、设计方案
1)交通流线
本设计方案根据空间的功能性和整体性对道路进行了合理设计,通过内外环使各个空间得到了互动,使老年人可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目的地。无障碍廊道可以适应各种天气情况,达到真正的无障碍。
2)功能分区
按照养老院建筑环境设计要求和结合当地老人生活环境的概况,将设计区域分为居住区、医疗服务区、娱乐休闲区、耕作区。基地中部和北部区域分别有三座中式建筑供老人居住养老,医疗服务区设立在基地的东部与居住区呈三角形布局,便于给老人进行及时的医疗服务。娱乐休闲区主要由尚武广场、门球场、健身器材、垂钓台、生活文化长廊组成。耕种区在北部两个居住建筑之间。结合设计各个区域的空间特性,通过生态设计和文化底蕴的结合,建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的生态文化养老院。
▽ 功能分区图
3)景观节点效果图
该图主要展示的是居住区前部的休闲娱乐广场。其一马平川的空旷地势,为老年人的远眺提供空间条件。该广场不仅实现了老人的休闲的实际功能,更满足了老人身心舒展的心理诉求。广场四面环水,叠水喷泉不仅符合老人亲水的群体属性,更增加了空气湿度,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广场主道上的大树高耸茂盛,为老人的夏季避暑纳凉提供了阴凉。
环绕建筑主体的漫步行道采用防滑材料,以保障老人在行走漫步过程中的安全。亲水岸线以绿植作为天然隔离,不仅保证了建筑环境的绿化面积,更加降低了老人溺水涉险的可能性。在道路的阴凉处添置座椅,以供老人在疲累时随时歇憩。
4)本土文化元素
通过对地域建筑的特色构件一一窗花装饰进行元素提取,并将所提取出的装饰元素运用到地景铺设当中,不仅突出了设施的特色性和地域性,更满足了老人的归属感和熟悉感。
总之,在满足养老设施安全性,便捷性,互动性,健康性,智能性要点的前提下,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兼顾地域特色和养生理念的设计需求。为村里老年人提供可安享晚年的舒适环境。
来源:摘自《荷泽东明村落养老建筑环境设计研究——以黄村养老院为例》
作者:肖驰 山东建筑大学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