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立养老院床位日趋不足,各城市政府都在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养老机构,其中“就近养老”(或曰“社区嵌入式养老”)因便民和迎合供给侧改革,尤其被推崇。深圳罗湖属于老城区,该区老年人口基数较大并呈快速增长态势,家庭结构呈小型化、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
2014年,罗湖区政府着手打造老年人幸福社区,率先提出探索“医养融合”新型养老模式试点工作,整合优化社会资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医改新模式不仅得到了人民日报、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报道,还得以在全市推广;
社康中心居民满意度也在全市排名第一;
每万人床位数、医生数、配备全科医生数,全都高于全市水平2倍甚至以上;
家庭医生签约数累计已超过43w人。
对于老城区,政府今年颁布了《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文件,主张盘活存量用地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除了五种如办公用房等特殊用地外,其它存量用地可依法实行出让、租赁等有偿使用方式盘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图解
罗湖养老在原先福利养老院的基础上,由罗湖区人民医院接管,真正的医养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养老模式。
▽ 罗湖养老模式
▽ 多种养老方式满足老人的不同养老医疗需求
▽ 医院搬进养老院后,老年病科室一览表
这是正在建设中的黄贝岭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它由企业或个人出资,政府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建设成集养老、医疗为一体的医养融合服务机构。
此外,在今年9月,又与中科院深圳分院合作,将开启以科技推动医养融合升级的合作创新之路,进一步打造“智慧养老”社区。未来5年,期待罗湖养老再建医养新标杆。
来源:苔花驿站微信、深圳商报、时尚罗湖、罗湖社康等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