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抗生素滥用严重

  抗生素滥用有多严重?看看医院的“吊瓶森林”就知道。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的一家三级医院,这里的输液室已经人满为患,不少患者等不到挂盐水瓶的吊钩,不得不让亲友举着吊瓶吊水。

  “实际上,90%的门诊病人没必要输液,但现在几乎90%的门诊病人都在输液。”该院一位门诊医生告诉记者,很多小病比如病毒性感冒等,根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不少医生还是会开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一点好处也没有。”这名医生说,细菌会产生耐药性,变得越来越难对付,“只能用越来越高级的抗生素,直到最后无药可用。”

  省卫生厅副厅长黄祖瑚说,医院抗生素使用频率高、强度大,一些药物疗效不确定、性价比差、易产生耐药性,一些医师在开药时求新、求贵、求广,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疗行业形象。

  成因:监管不力是关键

  黄祖瑚列举了滥用抗生素的8条原因,其中5条与监管有关,包括“抗生素管理组织、职责发挥不到位”,“分级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抗生素临床应用检测、评估不到位”,“耐药细菌监测、检测不到位”,“药事制度有名无实”等。

  “我们有些医院院长,对本院使用量前十位的抗生素是哪些都不清楚,这样怎么能管好抗生素滥用?”黄祖瑚说,抗生素监督、管理制度早已建立,但执行大有问题。比如有些医院对医师的处方权限定不严,不管哪一级医师都能开抗生素;而有些医院虽然作了限定,但超权限开药现象很普遍,也少有什么处罚措施。

  记者了解到,国内药厂竞争激烈,抗生素产能过剩也是产生滥用的重要原因。

  黄祖瑚表示,本次整治行动将对五花八门的抗生素进行清理,将那些疗效不确定、性价比差、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逐步清出市场。

  措施:12项指标待落实

  昨天会议上,各医院院长与卫生厅签订了“责任状”,至少有12项指标等待他们具体落实。

  这些指标包括: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抗生素品种一般控制在50种、35种以内;二、三级医院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二、三级医院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生素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等;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等等。

  此外,按要求,年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抗生素收入占医院药品收入的比例要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

  省卫生厅还要求各医院建立“抗生素药物目录”,每家使用的抗生素不得超过50种。如要采购目录以外的药物,要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且一年不能超过5次。

  对医师的监管也加强了。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前十名的医师,要在全院进行通报;对出现抗生素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进行警告并限制处方权。如果仍连续出现两次以上,取消其开抗生素的权力。

  据悉,卫生厅将组织大检查,于7月、9月、11月分别对全省医疗机构进行3次专项检查。

  声音:根本是改变“以药补医”

  规定宣布以后,会场内议论纷纷。与会医院院长普遍表示,要全部实现要求难度很大。

  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说,目前南京三级医院使用的抗生素种类都在百种以上,超出规定一倍有余。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实际上很多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种类都在二三百种。

  一家医院院长告诉记者,医院将面临来自药厂、医生、患者的多方压力,“如何进行遴选将是一个头痛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其实抗生素滥用也有患者原因。某医院儿科主任告诉记者,很多家长看到小孩发烧两三天就坐不住,都主动要求医生开抗生素输液退烧。有时候医生不肯开,家长还跟医生吵起来。“改变滥用抗生素状况,必须要改变患者用药习惯,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她说。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大医院,抗生素销售收入占医院药费总收入的20%以上,小医院更高。

  省卫生厅也意识到,最终解决抗生素滥用,要从“以药补医”的根本之处改起。因此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扭转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局面。 本报记者 查金忠

  新闻提示

  门诊病人有90%不需要输液,而现实状况是90%的门诊病人都在输液。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昨天,省卫生厅召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大会,出台多项严厉举措,力图控制抗生素滥用局面蔓延。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局面形成原因复杂,仅靠短期整治无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