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2016年正值多事之秋。先是中国股市暴跌,然后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接着移动医疗公司诸如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就医160相继爆出裁员传闻。最近,医改政策不断出台,对医疗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民营医院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却也是最坏的时代。好处是各类利好政策正在逐步落地,健康中国、分级诊疗、医养结合、市场准入、先照后证、统一标准、医师多点执业等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让无数民营医院看到了希望。坏处是随着信息的透明,以及百度竞价排名的收紧,继续靠医托和各种欺诈手段吸引患者还能稳稳生存的日子会一去不复返,群雄逐鹿,剩者为王。
为什么说中小民营医院或将迎来倒闭潮?
早在今年1月18日,深圳市卫计委通报了全市119家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其中民营医院评价结果恐怕会让深圳的民营医院从业者掩面痛哭。深圳市将医疗质量评价与监测结果分为五级,分别是A到E级,对于连续被评为D和E级的医疗机构则会分别进行通报提醒和黄牌警告。在通报名单中,被评为D级医疗质量的医院,几乎清一色是民营医院。魏则西事件让民营医院的形象降低到了历史最低点,导致了百度、移动医疗公司、民营医院三方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中小民营医院,举步维艰。
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调查数据截止2016年6月,全国民营医院已达15303家,民营医院已经占到医院总数的53%,超过公立医院2000家,但民营医院总资产不及公立医院的1/10,市场占有率却不高,床位数为103.5万张,仅占医院床位总数的19.4%,今年1—6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达15.7亿人次,其中民营医院仅有1.9亿人次,公立医院高达13.8亿人次,民营医院的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去民营医院看病的人次不到公立医院的1/7。
由此可见,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但民营医院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为何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差距如此之大?
一、国家政策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国家对公立医院投入很大,包括资金补贴、人才培养、设备引进等等,而民营医院完全只能靠自己经营,劣势明显。二、一些民营医院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注重医疗质量,长期靠骗。很多民营医院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能骗一个是一个。由于魏则西事件影响,给民营医院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病源不断减少。
三、民营医院缺少优秀人才。很多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工作,即使招进来的流失也很多。同时,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很多领导并不懂得怎么管理医院,以致资金短缺等等。
倒闭潮来临并非危言耸听
其实,不仅仅是医疗行业,各个行业都在面临洗牌。医生多点执业、医院去编制政策落地以后,预计会有一大批医生进入到民营医院。整个医疗行业将会面临竞争惨烈的人才争夺战,经营不善、吸引力不足的中小民营医院淘汰出局是迟早的事。市场净化的时代或许已经到来。随着国家对民营医院的不断支持,民营医院终究会逐步得到百姓认可。只有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才能得到患者的信赖。
最后,提醒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亡羊补牢,为时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