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不是对初中生有偏见,只是医生一直以来都是高学历人才。初中生学医,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吗?

  医学教育到底要不要搞精英教育,以前这个都不算个问题,但在进入21世纪15年后的中国,却又摸不着头脑了。

  曾益新,中科院院士,原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在曾益新看来,医学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也必须是精英教育。他认为原因在于,一方面,现在医生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对医生的要求注定医生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另一方面,我国也具有培养精英医生的总体能力和潜能,中国的教学能力是可以做到的。

  据悉,曾校长是这样说的,协和也是这样做的。就在今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启动,从全国遴选出15名临床医学博士应届毕业生,进站完成为期3年的高强度、高要求的全面训练。导师将从院士、中华医学会各专科分会主委、学术带头人等当中产生。看清楚,主委哦!

      在中国医学教育的另外一个高地,作为上海医学教育的主政者,上海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张勘对于医学精英精也有着执着的坚持。在这位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眼中,医学院校教育必须要回归精英教育,全世界都是这样。

3

  据了解,每年有近百万人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少医学毕业生已经进入了临床工作多年,但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每年20%的通过率面前,屡考不过。

  面对医学院的大扩招,张勘忧心忡忡,他表示,应该对那些执业医师考一次性通过率较低的医学院校进行招生规模限制;应该最好的学生念医科,最好的医学生变最好的医生。

  不仅如此,不论是临床本科还是博士毕业后,想当医生,都应该再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然而,近日却传来了内蒙古的2000名乡村医生培养计划,招生对象的学历要求为初中以上,他们将在接受为期3年的中职免费医学教育培训后获得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资格。

  消息一经传开就在医疗圈引起轩然大波。众所周知,随着近些年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专业的医学教育主体已经是本科,专科医学教育规模在缩水,中专卫生学校的临床专业几乎已消失殆尽,但内蒙古的新政可谓走了回头路。

     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是新中国成立后基层教育和医疗事业建设不得已的创举,但如今两者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却差距巨大,乡村教师队伍受教育水平上升速度惊人。

3

  根据2015年底出版的《201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显示,在563万小学教师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竟然高达506万,占比接近9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41%!小学哦!

  目前实际是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新进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本科学历,专科学历者大多为体育教师。

  反过来再看看乡村医生,根据《2015年卫生统计年鉴》,在全国146万村卫生室人员中,学历在大专及以上者仅为7%。也就是说,93%的乡村医生都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本科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乡镇卫生院呢?统计显示,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中专及以下占比也高达54%。

  虽然说学历不能够完全决定能力,但仅仅从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程度上来说,中国基层教育的发展水平已经远远将基层医疗卫生甩在了身后。

  面对内蒙古医学教育走回头路的选择,国家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学者愤怒地表示,同在乡村工作,兽医的要求都是大专学历!

  但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基层医疗的现实是什么样呢?一位曾经到过偏远地区考察的广东省三甲医院科主任表示,其实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经济上还是很贫困,情况之严重超乎想象,此举沿用当年赤脚医生模式,哪怕做卫生员,消毒保护包扎,做卫生宣教也好。

  事实上,别说乡村医生,就连一些县医院院长都在为人才大伤脑筋。一位县医院院长表示,“我对现在的教委和医学院校失望。如果医学院校都办在沿海一带或大城市,我看在山区或缺医的西北部培养初中毕业,做为以后的乡村医生做为基层的骨干,还真是一条用得上的办法!”

  该院长坦言,作为一个小县城,面对大城市医院愈趋强烈的虹吸效应,县医院想招聘知名一点的医学院校本科生确实很困难。这位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的院长一次在参加母校招聘会时感叹:“培养这么多医学生有什么用?并不能为他这样求贤若渴的县级医院院长所用,一个都招不来!”

      关于医学是否应该搞精英教育,该院长表示,“有人说医生应该要精英,我认为能招得来的才能叫人才!才能叫精英,他们说的精英有几个愿意到我们小县城来?”

      笔者认为,内蒙古村医培养计划纯属无奈之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地贫穷落后,自然不会引来高素质人才。只有发展好当地的经济,政策进行倾斜,人才自然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