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 14 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了一项叫「万名村医培养计划」的村医培养计划。

政策一出,引发广泛讨论。在传播的过程,甚至被人误解为初中毕业即可当医生。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其实,初中毕业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还必须经过培训,而且培训合格通过考试才能成为艺术。

这里谈到了一个词——村医,中国的乡村医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3

改善农村医疗状况的赤脚医生项目自 1965 年启动,1985 年被废除,这些赤脚医生中,一些人离开了医疗行业,剩下的则成了乡村医生。

赤脚医生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但没想到的是,中国乡村医生的状况,竟以初中毕业就能当医生这样的谣传重新引起大家的关注。

虽然初中毕业就能当医生是谣传,但村医学历普遍较低却是事实。

2010 年,全国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诊疗工作的卫生人员总人数是 120.5 万人。在这些「乡村医生」中,高职(专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总人数的比例约为 10% 左右,中职(中专)学历者约 50%,执业(助理)医师占总人数的比例逐步提高,由 2003 年的 8.6% 增加到 14.4%。

而这,已经是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新的突破了。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很快,但还是有广袤的农村,以及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而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还是很差。中国还离不开村医,这是事实。

据统计和有关调查,截至 2010 年底,全国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诊疗工作的卫生人员总人数达到 120.5 万人,平均每行政村 2.0 人,其中乡村医生 103.2 万人,执业(助理)医师 17.3 万人。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其中的比例。

而同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乡村人口的估计数,是 6.7 亿。也就是说,前面提到的这 120.5 万乡村医生,为全国 6.7 亿的乡村人口提供着医疗服务。  乡村医生队伍存在人员老化、流失严重、学历低、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乡村医生较少、大多数不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格等问题。

但是,别说是内蒙古这样的地区,就是城市,医生流失的情况,还少见吗?有学历有见识的医生,有谁能舍弃城市的繁华,甘愿在在乡村落脚生活服务大众?

人都有追逐优质生活的本性,而这不是卫生决策部门能解决的问题。

一个乡村医生,往往要负责数个村庄人民群众的医疗任务,范围广,路途远。

条件好一些的,能骑上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更偏僻的村庄,更偏远的山区,则只能步行。来来回回几十里的山路、水路,真可谓跋山涉水,困难可想而知。

但乡村医生之艰难,绝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上的困难:

  1. 身份不明:

医生还是农民?这是令很多乡村医生感到困惑的地方。

在很多地区,乡村医生除了行医之外,还免不了要靠种田来养家糊口,改善生活。也有的乡村医生干着医生的工作,承受着医生的风险,享受的却是农民的低廉待遇。

2. 任务繁重:

乡村医生不仅要担负邻里的医疗工作,公共卫生任务同样需要乡村医生来负责,比如疫苗接种、传染病预防、体检、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等。

人员少,工作量大,乡村医生常为之所累。

乡村医生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有患者就诊、叫诊,就得马不停蹄地立即出诊,随叫随到。休息、睡眠根本得不到保障。

3. 待遇低廉:

在很多地区,乡村医生的工资非常低,仅仅千元左右,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百元,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

无奈之际,村医只得靠种田或其他行当养家糊口,艰难度日。

最终导致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只剩下年老体弱的村医,既无力转行,也是初心难改,艰难地奉献自己的余生。

4. 风险巨大:

医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可确定性。

在发达的医院,因为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做后盾,相对来说,风险要容易控制一些;但抢救器材人员匮乏、专业技能不足的乡村医生,面对医疗中可能存在各种变数时,只能感到无能为力。

医生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乡村医生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缺少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机会,专业知识得不到提高,发展前途渺茫。

根据政策即使一个乡村医生,与一个三甲医院的医生,从相同的学校和学位毕业,5 年以后,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更何况,乡村医生与三甲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有相同的起点。

所以,内蒙古的政策可以说是无奈之举,毕竟基层还是要有医生去看病。政府应该考虑怎么让这些乡村医生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样才能让乡村医生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

来源:丁香园微信公众号,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