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医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和国际接轨。可最近的内蒙古卫计委政策,却和医学精英化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看到这个报道,气得不行不行的!把医学的门槛降低到这个水平,是迄今为止对医生这个职业最严重的侮辱!”看到内蒙古乡村医生的培养新政后,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生,微博认证博主“棒棒医生”非常气愤。

2016年10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一项叫「万名村医培养计划」的村医培养计划。简而言之,初中毕业生即可报名学医,面向村卫生室,学制3年,培养周期5年,免费培养合格后,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3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整个医疗界的广泛讨论。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下面就让我们看看网友们都是怎么评论的。

@

Sophie

不想给医生应得的尊重和待遇,却想要好的医生,这是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让马儿吃草,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

智霖

:

首先应该看到农村卫生保健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有些地方巫医神汉充当医务人员也是现实,所以让经过培训有一定医学技能的人来占领这块阵地比巫医神汉好很多,别拿大城市的标准来衡量乡村。不过有一点,这些人应该以健康保健为主,充实农村的公共卫生体系,疾病治疗还是要慎重!还有一句话,按说本科以上学历的才有资格当医生,可有几个会去农村?没人去总不能空着吧?

@

清风

:

按照目前医生的工资待遇,初中文化水平是适合滴,支持!

@

雨化蝶

:

内蒙古此举应该在全国“大力推广”,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中国医生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减少了中国人口过多的问题。在资源严重匮乏的今天,应该加大初中生乃至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医疗从业人数。从此中国变为全民医疗,彻底解决了医闹以及医疗价格过高的问题。中国的医护与患者比例达到一比一,位居世界第一。这些成就,都与中国卫计委的努力分不开,为他们“点赞”!

@

落叶

:

好事!直接入义务教育,以后自己病了自己看。不用去医院被坑,买药网购就好。

@

戳了你的小脸蛋

:

那你还让我们规培干啥?

@

:

无奈之举,高学历的有几个会下农村基层工作?再者,即便是低学历的医生,难道就一定是差的吗?重要的是好学勤奋!

从网友们的评论可以看出,大家对这项政策褒贬不一。其实,我国的医学教育培养方式长期处于混乱状态,有三年制专科生,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以及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等。最近,我国为了和国际医学培养方式接轨,全国开始陆续实施规培制度。

可现在又出了一个村医培养计划,实在说不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在前段时间,为了应对儿科医生不足的窘境,卫计委出了一个“妙招”,变相降低儿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数线。

3

这两个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缓解医生资源的短缺,都降低了学医的门槛,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那么,目前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乡村医生资源稀缺。那为什么会稀缺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医生总体数量偏少,另一个原因是医生不愿意去乡村。

3

现在的医疗环境大不如前,尤其是医患矛盾突出,导致很多学生不愿学医,同时医生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去学医。而且,学医时间长,付出多,回报少,很多优秀学子纷纷报考了其他高薪专业。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了补充乡村医生资源而降低学医门槛,究竟是好是坏呢?

专家表示,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处境十分尴尬:一方面,乡镇专科学历的医生很少,本科的医生更少。而另一方面,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对“强基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主管部门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人事薪酬制度,让更多高水平的医师愿意去基层,让年轻医生愿意呆在基层,而不是降低门槛。

笔者认为,定向培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让有意愿去乡村工作的人去学医,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的医疗需求。

而降低学医门槛,只能是权宜之计,毕竟生命健康不是儿戏,提高医生的收入、改善医疗环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关文章:

1、让初中毕业生看病,你放心吗?>>点击了解详情

2、初中毕业就能当医生是谣言?>>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