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俗话说,“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得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长期以来,因为路途遥远,经济落后,看病难是困扰广大农村人口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大连市友谊医院通过延伸服务,将“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送到了花园口经济区,不仅为当地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也为城市医院深化公益服务职能加快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更为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城乡和谐架起了一座桥梁。我们期待城市里包括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在内的更多优质资源能够延伸到田间地头,延伸到千家万户,为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天健网消息(记者 李佳鹤) “当时我父亲的情况非常危急,要是像过去搭一两个小时地车去庄河或者上大连,后果真是不堪设想”,5月6日,忆起73岁的父亲宋德善最近突发胃出血的事,家住庄河明阳镇的宋先生还心有余悸。他说,多亏了大连市友谊医院花园口经济区分院,才为父亲“捡回了一条命”。

  自去年12月4日开诊以来,已有3000余名像宋德善一样的农村患者,在家门口的这家“三甲”医院得到了救治。据介绍,目前该院区日均门诊量达40至60余人,开诊以来至三月末止,总门诊量3366人,急诊308人,出院154人,开展各类手术61例,其中甲类手术12例,乙类手术27例,丙类手术22 例。

  当地农民“抱着花被”进城看病的历史被彻底改变。

  “从距离当中抢救生命”

  在镇上就能瞧上城里大医院的大夫、用上最先进的设备、享受“三甲”的优质服务,在对宋德善们来讲,过去是从来没有想过的。他说,以前村里要有人做胃肠镜检查都得去庄河或者大连,有时还得在城里住一宿,“不仅花销大,还浪费时间,得个急症啥的,恐怕在路上就耽搁没了”。

  这些改变源于友谊医院的义诊活动。该院花园口经济区分院院长曲波告诉记者,他们之前就多次到该地区举行义诊,发现这里虽然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点区域,人口增长很快,但卫生服务能力仍非常落后,老百姓的医疗需求非常迫切。而新医改中,国家提出三级甲等医院要帮扶基层卫生机构,这与友谊医院领导和专家们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经过精心筹备,去年12月4日,大连市友谊医院花园口经济区院区正是启动了。

  “我们是从距离手里抢生命!”,曲波告诉记者。开院以来,他们已遇到不少患有突然性心梗、心衰以及车祸危在旦夕的患者。一旦这些患者多跑几十里去庄河或者多跑几百里路去大连,后果不堪设想。采访中,一名患者家属对记者说:“早些年,村里有人不少得了心梗、心衰的,都在去医院的路上离开了。”今年2月末,院区还开展胃镜检查新技术,每周派专家来做胃肠镜检查,老百姓再也不用到百公里外“大医院”排队了。目前,动态心电图、胃镜检查等已成为花园口经济区院区的常态检查。

  大连市友谊医院院长张忠鲁介绍说,该院已把电切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胸腔手术等各种适宜性的技术都移植到花园口,“让这里的老百姓也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享受城里最好的医疗服务。”

  多项复杂手术在这里完成

  据悉,该院区成立以来已成功实施手术61例,手术的术式、技术性与部位都不断提高和扩大,许多手术的实施均填补了当地甚至庄河地区医疗的空白。总院的各专家纷纷支援花园口,确保每一台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不断提高着术式和技术的级别,创造了多个花园口地区的第一。

  2月22日,院区成功实施了3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总院血管外科主任李晓东,花园口经济区院区院长曲波及外科主任任海军强强联手,分别为3位患者实施了大隐静脉剥脱术。这项手术是需要极其精细加耐心的术式,不但要做好,还要做精。李晓东主任像雕琢艺术品板精心和细致的对待患者的每一处病灶。从上午10点开始的紧张手术,一直进行到下午4点半,李主任未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直到最后一针缝上,整个手术顺利完成,他才松了一口气。而前列腺增生摘除术、新成立的耳鼻喉科开展的第一例鼻中隔弯曲矫正术等手术均填补了花园口当地空白。

  3月初,村民李继龙因消化道出血入院。通过胃镜的检查,确诊他为胃癌合并局部转移。起初他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并要求出院不肯配合治疗,外科主任任海军耐心解释、详细向其介绍病情及手术情况,李继龙最终表示信任接受手术。总院普外科王利主任亲自来花园口为其主刀,手术成功实施,目前李继龙的病情控制良好,已经胃癌根治出院。这也是为花园口地区第一例胃癌根治术。据介绍,该院区收入患者种类繁杂。由于附近一直没有大型医院,居民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意识,小病不治,在家乱吃药的现象很普遍,以致危重、复杂、合并的病症多在这里很多,一些病例在城市都罕见。

  曲波说,不少农村患者认为只要打打针输输液就是治疗了,对于医生的检查项目不愿配合,这就需要医生比平时更加细致、耐心地为做工作。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不少居民才意识到自己患病的严重性,配合进行了相应的手术。

  据花园区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天飞介绍,花园口地区过去有两所乡镇卫生院,但这两所乡镇卫生院在医疗设备、卫生、环境、技术水平上和百姓的需求差距较大。友谊医院落户花园口,大大提高了该地区医疗卫生水平。老百姓赞不绝口,患者数量迅速增加,也使这里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而这里的工作、生活条件更是没办法和市内相比。

  初到花园口工作的医护人员,都有种拓荒者的豪情。目前,医护人员的宿舍还没有建成,大家都住在院区的四楼。这也为夜间抢救急重病患抢下了宝贵的时间,“晚上遇到突发的病如心梗、脑梗和穿孔的病人,只要接到通知,我们全体医护人员保证在第一时间集合起来,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最大限度的减少病人的痛苦!”医务部副部长李冰介绍说。

  护士陈玮玮是首批入驻的护士,在这里一干就是半年。记得供暖的前一天,虽然十几名女护士睡在大通铺上,凌晨3点还是被冻醒了!更难受的是饮用水紧张,不能洗澡!加上工作压力大,时间紧迫,那个时候,感觉吃饭睡觉竟成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两件事,她说,“虽然条件很艰苦,但觉得很有意义,很充实,所以心里却觉得很甜”。

  据介绍,由于当地水质超标,无法满足医用水、生活水需求,该院已出资到花园口明阳水厂运水,每周两次,一次4吨水。此外,医院还打了100多米深水井用于洗漱和给医疗用水加净化器,单在水上就投入了10多万元。

  朴实的信赖是最大的满足

  过去在乡镇卫生院,村民住院是要自己带被褥的。如今面对洁白的床单,医护人员和蔼的问候,正在住院的村民刘大婶竖起大拇指:“这儿比家里还干净,每隔三天护士还给俺换床单,心里别提多感激!”超声科医护朱珊在这工作的半年时间里,与当地村民接下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民风淳朴,乡亲们为人特别热情,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每当听见患者们诚恳的说医术高明的时候,心里总是甜甜的,这时候就会觉得辛苦没有白费。”

  记者在一楼大厅看到了本周五出专家诊的名单。妇科主任董晓红的名字和照片被挂在第二行极其醒目的位置。每周五,均由本部各个科室的主任和专家出诊花园口,专家坐阵,专家指导,专家亲自诊疗,大大方便了患者。在妇科病房里,刚刚忙碌完的董主任感动地说:“在这里我们感到病人对医生格外信赖,而病人的信赖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我们会更加精心的为他们服务!”

  链接:大连市友谊医院花园口经济区院区目前开放床位60张,设有16个科室部门,主要分设内、外科两大系统,设立急诊、门诊、观察室、普通病房和ICU;急诊有24小时绿色通道;拥有布局、装备、配置现代化的手术室,可以开展各种手术;标准的检验科布局和装备,可以独立完成三甲医院所有的检验项目;先进影像检查设备,配备有数字X光机(DR)、CT机,配备先进的彩色超声,所有的检查结果实时传输到本部。配备标准的病理设备和血库,保证外科手术顺利进行;设立了4张床的ICU,配置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血液净化等ICU必备的装备,保证危重症的抢救管理水平;实行信息化管理,HIS/LIS/电子病理和实时远程会诊。所选派院区医生均为技术骨干,此外每周还安排各个科室的主任和专家在院区出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