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科学技术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一、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我国面临着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双重疾病负担与威胁。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矛盾长期存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和医学成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影响最深远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已经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性力量。众多国家在新一轮科技发展战略布局中继续把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作为重点优先领域进行布局,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卫生与健康领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竞争的主战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但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缺乏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医药产品和诊疗设备,多数国产药物、医疗设备产品仍以中低端和仿制为主,技术结构落后,附加值较低,产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高,很多重要专利药物市场被国外公司占据,高端医疗装备和高值耗材主要依赖进口,成为人民群众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围绕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健康需求,在关键领域突破和掌握一批自主核心技术,推进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努力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
二、主要内容
- 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 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平台和重大项目工程、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与能力建设、大力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和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等措施。
- 加快培育和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主要包括加快培育和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尖子人才、青年英才,培养一支专业化科技管理队伍,完善科技人才管理与服务保障制度,从人才评价考核、薪酬和人事分配、“职务发明”奖励等方面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激励机制。
-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包括实施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等。
- 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改革卫生与健康科技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科技创新、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准入应用等制度。
-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科卫协同”机制,多渠道加大投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三、特点
- 突出科技创新在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优先与核心地位,全面提高对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和卫生与健康行业的实际,以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为目的。
- 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坚持人才驱动。
- 突出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 强调加强临床医学研究,进一步突出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科技创新资源聚集平台的作用。
- 高度重视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注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药的保护发展,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
- 注重“医研企”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
- 特别指出国家科技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
- 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四、目标及主要任务
到202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中国特色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到2030年,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创新能力得到根本提升,对保障人民健康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实力位居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
为实现上述目标,部署了五方面的重点任务:
- 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 加快培育和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
- 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推广应用;
- 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主要措施: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
- 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网络,加强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信息资料、生物样本等平台体系建设,整合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缺乏整体布局、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等问题;
- 坚持共建共享、广泛参与,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采取联合建立研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大力推动“医研企”协同创新;
- 积极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协同联动;
- 注重“全链条”协同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以加快临床诊疗和疾病防控等应用为导向,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研发、临床应用与规范化推广、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等环节的“全链条”创新。
六、主要措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改革卫生与健康科技管理体制,落实“科卫协同”机制。
- 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科技创新。
- 多渠道加大对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全面落实中央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
- 改革完善科技成果准入应用等制度。
- 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资料来源:国家卫计委网站
筑医台资讯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