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期建31399平方米内科住院楼,可满足1200名患者的需要
成立于1958年的太原市中心医院,相对于中等偏上的医疗技术来说,诊疗环境和条件太差,难以满足患者需要。即将启动建设的内科住院大楼一期工程完工后,可供1200名患者住院,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为提升太原市的医疗卫生水平,太原市中心医院将率先启动医院硬件设施建设,建设31399平方米的内科住院大楼一期工程,预算资金1.57亿元。该项目完成后,医院病床可从目前的640张增加到1200张,大幅度提升服务能力。这是记者今日从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对太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专题调研时了解到的。
今日,太原市人大一改往日听汇报的方式,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前,就会议将讨论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新建改建百所医疗机构"内容,组织市政府卫生、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调研。在市中心医院实地察看硬件设施、床位等问题,并现场协商、提出医院改建意见。
太原市中心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太原市最大的综合医院。2010年医院门诊、急诊人数达41.11万人。与周边的济南、西安、郑州、石家庄等省会城市的同类医院相比,太原市中心医院的医疗技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诊疗环境和条件却处于最低水平,难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目前,市中心医院的医用建筑共有10栋,其中8栋为上世纪50-80年代的旧建筑,且全部是砖混预制板结构。因规划设计局限,加之年久失修,这些旧建筑存在着老化、抗震性差等隐患,其中血液透析中心楼、内科楼等已属于危房。市中心医院院长商广喜说,今年以来,原本按照640张病床设计的住院环境,最多时曾住进960名患者。"就医环境差、业务用房紧张,容易导致细菌交叉感染。"
在规划方案中,市中心医院将进行原地扩建。在不影响医院诊疗工作的同时,先启动31399平方米的内科住院大楼建设,可使医院病床增加到1200张。同时,争取医院整体改造规划审批,将东三道巷解放路口北侧自来水公司、原二商局宿舍楼占用土地以及医院住院部东南角的相邻土地进行医卫用地规划,为医院发展预留空间。另外,将规划中新门诊大楼所在地的解放路以东、东三道巷以北、永宁路以西、东二道巷以南8725平方米的旧城改造用地,调整为医疗用地。据悉,医院整体改造规划方案将待太原市政府通过后实施。
在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市中心医院还将打造心脏中心、脑科中心、影像中心和皮肤科、耳鼻喉科5个重点学科,重点发展介入、微创、生殖辅助、皮肤和心脏专科等5个领域,引进国内一流的专家和相关人才,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和实施医院改建,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