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北京6月12日电 (中工网记者王瑜 实习生闫琨 许梦醒)“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将惠及全部常住人口。”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推出的新医改方案中获悉的。未来两年内,北京市将为新医改投入337亿元。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北京市公共卫生服务将惠及全部常住人口,增加11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针对老人、妇女、儿童等群体项目。
据介绍,为有效缓解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重矛盾。北京市今年将安排基金25亿元。大幅提高职工和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大额医疗互助的报销比例。职工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由17万元提高到30万元。在职职工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8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由85%提高到90%。在职职工在医院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将由50%提高到70%。
方案显示,北京市还将在20家综合医院实施双休日全天门诊和节假日门诊服务。
对于城乡困难群体的重大病将实施“先保障后救助”体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百灵表示,政府资助低保对象,农村人员通过当地“新农合”参加合作医疗。报销后自付部分由民政部门资助,资助额度是自付部分的60%,无起付线。剩下还困难的可申请临时救助。
据韩晓芳介绍,为了此项新医改,北京市将在两年内投入337亿元,其中市政府投入156亿元,区县投入181亿元。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也于同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