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流程策划是医院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先导性工作。在进行医院总体规划和主体建筑创作时要首先确定一级流程,此时医院应确定总体运营方略,流程策划反映了医院的运营思想,包括出入口设置、科室设置及其规模、科室选址、资源共享程度、公共空间档次规格。在进行二级流程策划时,各个科室和部门的运营模式都必须确定下来,如果没有明确科室负责人,医院上层也要制定运营方略,流程策划取决于运营,运营需要符合科室建设规范。
一、遵循总体运营要求 策划一级流程
案例:仁安集团昭通医院
1、共享空间体系策划 该院运营模式明确要求:急诊、门诊、医技、住院都共用一套接待、挂号、收费体系,共用药房、影像、检验、手术室等所有医技空间。为此,不可能设计成分散的急诊、门诊楼、医技楼和住院楼,否则流线很长、交通面积浪费。常用模块化的设计也不适用。我们采用了医疗综合体的建筑空间和医疗流程,全院只设一个主要接待大厅,以中央医疗街组织水平和竖向流程,所有部门科室的大门开向中庭环形医疗街,一级流程一目了然。
2、手术系统的策划 把急诊手术、门诊手术、DSA 检查及手术、净化手术都集中在一起,分成几个区,病人分区进入,医护集中更衣,辅助用房集中,只有净化手术室才作为控制区做净化空调,其他区域做普通空调通风,极大的节约了空间、投资、人力和运营成本。 上述策划没有明确的运营指示是不可能产生的。
二、按照科室运营要求 策划二级流程
案例:深圳南山医院
1、该院急诊科策划—— 该科有两层,一层平面靠近影像科、门诊药房,儿科中心,因此不单独设置急诊影像、急诊药房和儿科急诊,而是与门诊共用药房,急诊影像位于全院影像中心里,只相对独立成一个24小时区,儿科急诊设在儿科中心,由急诊分诊台调度。二层平面是急诊EICU和观察室,因紧靠门诊治疗中心、门诊检验标本采集区,故将门急诊治疗输液合用,门急诊合用检验采样,全院只在二层设一个中心检验。
从急诊抢救厅和EICU设有手术专用电梯直达五层的中心手术部感染手术区,因此可以不设独立的急诊手术室,与中心手术部资源共享。这种策划的前提是急诊科能够如此运营,各个共用部分能够24小时支持急诊业务的开展,如果运营不能做到,急诊科就不能这么设计,而必须五脏俱全,占用很大的面积和人力资源。
2、该院病案科策划—— 病案属于医技,分三部分:
(1)病案库-放在地下室,采用密集柜,不必采光通风,要恒温恒湿空调,气体灭火。
(2)整理编码区-位于医技区,内部作业不对外。
(3)出院患者病理复印打印区-位于出入院大厅对外服务区。如此策划,就没有一个集中的病案中心了,但流程符合实际运营状态。
三、如何实现根据运营策划流程
设计招投标和方案设计竞赛的最大弊端:在方案设计阶段,院方没有告诉设计师未来将如何运营医院。院方通常会认为建筑师只需根据要求进行创作,其实不然。本质上说,甲方写任务书就是要写院长和科室主任如何在建筑师描绘的空间里进行运营。
还有的医院脱离实际医院运营进行策划,按照策划师的模拟运营思路进行设计和施工。当真实的运营方进驻医院后,一切都要重来,导致巨大的浪费。 例如,某医院,策划了二十多个医疗中心,各级流程都是在假设的运营状态下设计建造的,与实际运营完全不同。所以一开业,砸墙、改线的活儿不断。可见,运营不可能遵循策划。
如果院方能清醒的认识到医院建设早期就要做好从宏观到微观的策划,能真切的理解运营模式是策划的前提条件,策划是设计的思路来源,就不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最终通过图纸表达出来的医院流程设计体现的就是运营模式,只是它拥有了建筑表皮、纳入了公共空间、交通设施、消防设施、机电设施(设计理论称之为–形式随从功能)。医院作为建设的龙头要先行思考,把医院各级、各部门的运营思想落实到策划中,以策划带动设计。
来源:第16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前期策划与医疗流程设计专业论坛
演讲嘉宾:朱希,BMP布依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 5月20日——23日 60场专业论坛 11大版块 350位行业顶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