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
1.管理方面基建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制度,但往往不能体现基建财务管理特殊性;
2)有执行,但对安全、进度、投控、质量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
3)通常基建管理与财务管理人员的交集为点状的;
4)财务管理多侧重于防范,缺少积极的主动性。
2.技术方面
1)设计单位对医院建筑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2)施工图与扩初图存在深化修改,造成概算漏项;
3)设计方案与施工现场存在矛盾;
4)施工单位对施工难度预估不足,造成费用增加;
5)医院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新技术不断产生、公共卫生要求转变等,必然存在建筑设计的变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3.客观因素
1)可研、扩初等审批流转时间长;
2)只能签订一个设计合同,但净化、弱电等项目专业性较强;
3)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新规范的不断颁布,原有设计不符合现行标准,造成费用增加;
4)建设期间受建筑材料、设备价格、人员工资等市场因素变化,动态投资数也随之变化。
二.医院基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1.强化制度和流程管理
基建财务管理制度要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相适应,既有针对基建工程的特殊性,也要适应于医院行业,便于项目全过程的流程管理,且切实可行。
1)支付
切实落实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坚持先计划后支付原则,每月制定用款计划,严格按照审批、支付制度执行建设资金支付手续;发挥参建方作用共同做好投资控制工作。
2)审核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完善审计监督制度,院内审计部门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执行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修正或改进措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
3)变更
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者要严谨对待设计变更,认真考量变更对总投资控制的影响,既不可机械化的否决、也不可无原则响应,循证变更是至关重要的原则。科学、合理把握变更原因,在满足规范与功能的同时,保证项目核心品质需求。
2.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
项目管理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工程技术,同时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
1)招标管理方面
应用管理工具、保障规范与进度双满足:
按照工程整体进度明确各招标工作启动时间,制定招标和材料遴选流程干特图;事先征询使用科室以及专业单位意见,本着及早介入、协调配合的原则,从而做到工程进度得保证、工程质量得保证、合理控制成本得保证、规范流程得满足。
专业化技术化分析、为评标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做好招标方式的确定、标段划分、评标定标等规范管理,确保招标行为依法合规、公开透明;作为项目建设者,并不是简单遵从低价中标的原则,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在编制招标文件时注重于技术文件的研究讨论;开标后做好商务、技术标回标分析报告,从规格参数偏离情况、施工方案、同类相关业绩等情况综合分析各投标单位综合情况,以确保竞标企业有足够的履约能力。
2)合同管理方面
建立合同台账:
项目合同是约束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对于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工程咨询等均应依法签订合同,以合同形式来约束施工单位和承建方;应建立基建项目合同档案,将付款条件和方式、违约责任和处罚条款登记在案,按照合同规定的条款来支付工程款,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决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以合同的内容为依据进行各项财务管理活动。
分析合同履行情况:
检查并掌握施工各方履行合同的情况,分析合同履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稳定因素,及时补充和完善合同条款,尽可能规避和转移风险。
3)质量管理方面
招投标阶段:
通过招标文件明确提出现场安全、文明要求以及管理目标,以投标单位是否响应,有无质量承诺以及具体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作为评标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合同签订阶段:
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各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保证、廉政建设责任书,做为合同附件,明确双方责任。
施工阶段:
通过现场巡查及工程例会,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质量、安全等整改工作;加强对隐蔽工程控制,及时组织检查验收,利用影像资料,防范施工单位虚报变更。
3.财务监理
充分发挥财务监理的积极作用,不仅仅是制约,更是协调共管。
1)前期介入
2)全过程管理
3)审定结算
客观认识医院基建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找到应对之策对提高医院项目投资效益、推动医院建设发展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筑医台资讯网站原创作品,如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此稿,请与我们的编辑人员取得联系,邮箱:liyanlei@zhuyitai.com,获准转载者请在转载时标注“本文来源于筑医台资讯网站”,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