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东莞市唯一的精神病院新涌医院顺利搬迁。从运河边原本狭小拥挤的地方,搬到了中堂镇麦洲岛。

  这一由东莞市政府投资4.93亿元,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按1000张病床一次性规划的新医院,建设得非常漂亮。

  248名精神病人分乘6辆大巴,全程警车开道,一个小时内全部顺利搬迁。

  新院开设老年痴呆症病区

  4月15日中午,新涌医院刚刚搬迁完成,记者就跟随东莞市卫生局工作人员来到中堂镇麦洲岛,整个小岛只有一座桥通行,一过桥就是医院的大门。

  地处东江河畔的新涌医院新院建设得非常漂亮,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有很多体育、康复设施,包括室内外乒乓球、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非常适合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和疗养。

  新涌医院副院长邓达荣带领记者进入惠心楼二区,从电梯出来,要经过两道门,过一道门就随即反锁上,管理相当严格。在惠心楼二区,有的病人正在安稳地睡觉,有的病人则在大厅内走动。

  邓达荣说,搬迁后的市新涌医院,门诊部开设有精神科、老年科、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睡眠医学中心、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医技科、药剂科。住院部共有8个精神科病区、1个心理科住院病区、2个老年科病区,其中,新增的老年科病区实际上就是专门收治老年痴呆症患者。医院将通过多种诊疗项目,尽可能保持病人的身体机能和社会功能不衰退,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成为可能。

  住院的患者三成来自工厂

  与原本在运河拥挤狭小的旧院相比,搬到麦洲岛上的新院,变化天翻地覆。新院由东莞市政府投资4.93亿元,按1000张病床一次性规划,其中精神科住院床位700张,老年科和心理科住院床位300张,分两期进行建设。

  去年的普查结果显示,东莞全市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已超过万人。邓达荣介绍,旧院设计为110张床位,但实际病人住院曾达到320人。新院第一期开放640张床位,是原本的好几倍,足够患者住院治疗。

  248名精神病人的搬迁是怎么样一个过程让人好奇。不过,医院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切都很顺利。“一路上都是警车开道,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病人顺利住进了新院;只有两个病人较为躁动,所以就安排他们坐救护车前往新院。”

  据悉,这248名精神病人,其中三成是来自工厂的新莞人,他们大部分在工厂交了社保,治疗的费用由社保支付。

  卫生局局长建议建心理亚健康中心

  东莞市卫生局局长管敏政在新涌医院顺利搬迁完成后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探望患者和医护人员。管敏政表示,“四院一中心”(即市人民医院新院、市中医院新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市新涌医院新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重大民生工程,在此之前,疾控中心已搬迁,这回,新涌医院新院又顺利搬迁,东莞的医疗事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新涌医院也是东莞医改的试点医院,管敏政说,顺利搬迁新院,这也是为医改打下基础。“下一步医院将完善配套,抓好管理,改善服务”。

  他还建议,新院目前在江边还有一块空地,大约还有十多亩可用,“可考虑建设一个心理亚健康促进中心”。

  新涌医院搬进新院之后,旧院怎么办?据新涌医院副院长邓达荣介绍,市精神病司法鉴定所和收容病区将仍留在旧院。

  所谓收容病区,是指在外流浪的精神病患者,由各镇街政府部门强制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