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绿色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初始成本、成本效益比、能源节约效益等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是建设绿色医院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际医疗行业对医疗服务、环境、疾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视始于1998年。国内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
绿色医疗
最重要的绿色医疗革命是美国“ 无害医疗(Health Care Without Harm)”组织的建立,该组织在十余年间关闭了5000多家医疗废物焚烧厂,淘汰了水银温度计,启动了100多个绿色医院工程,帮助医院逐步淘汰了聚氯乙烯制造的医疗器械等,是绿色医疗推广的先锋。
我国学者提出绿色医疗以实现绿色就诊环境、清洁医疗、畅通服务、减少医院伤害等为目标。从本质上说,绿色医疗应该是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无污染、少排放、节能源的一种清洁医疗模式。
绿色能源
一、能源管理的必要性
1、国内外规范性指导
(1)国外规范性指导
英国能源效率办公室针对建筑能源管理制定的《能源管理指南》;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制定的MSE2000《能源管理体系》;
瑞典标准化协会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说明》;
丹麦标准协会发布的《能源管理规范》;
爱尔兰国家标准局(NSAI)制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气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共同组建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研制三个与能源管理有关的欧洲标准。
(2)国内规范性指导
国务院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创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一批已创建879家,其中医院141家;
“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实施,强调“双达标”:达控制总量,达排放标准。
2、公共建筑全年能耗
(1)公共建筑全年能耗量(MJ/m2·yr)
(2)医院建筑与其他建筑能耗对比(kwh/㎡ · a)
3、节能降耗势在必行
二、医院能耗现状
1、医院建筑主要耗能设备
(1)主要耗能设备
① 空调系统
② 热水系统
③ 照明
④ 医疗办公设备
⑤ 动力、特殊用电等
(2)医院建筑主要耗能设备能耗占比
空调系统、照明、热水系统是节能改造重点。
2、不同级别医院能耗分布
(1)500床以上的综合性医院
•能耗值1400吨 标准煤/年
• 单位面积能耗费用154.6 ~227.6元/㎡
• 能耗费用占医院总费用2.82%(德国医院平均指标2.5%)
(2)门诊楼和住院楼的分项电耗
三、能源管理新模式
(一)医院空调系统
1、医院空调系统分类
(1)中央空调(含VRV空调)
由冷热源和空气调节系统构成,冷热源制备的冷热量,通过空气调节系统满足建筑或房间制冷、制热需求。
(2)分体空调
空气处理设备全部分散在各房间内。
(3)区域供冷(供热)
在一个建筑群设置集中的制冷站(锅炉房)制备空调冷(热)水,通过供冷(热)管道向各栋建筑提供空调冷(热)量。
2、医院空调系统特点
(1)医院“以病患为中心”,病患对于室内温湿度,空气品质要求高;
(2)不同功能区域人流分布不均衡,冷量不能根据人流密度动态调节;
(3)不同时段人流量变化大,造成整个空调系统负荷波动大。
(4)空调设备运行时间长,全年每天 24 小時运转;
(5)设备数量众多、安装位置分散,设备运行管理难度大;
(6)空调种类多,除常规舒适性空调外,另有多种专用空调,如手术室、MRI和CT放射室等专用空调等。
3、医院空调能耗构成及影响因素
(1)室外气候条件
(2)室内环境参数设计标准
(3)建筑围护结构特征
(4)室内人员及设备照明发热状况
(5)空调设备的管理水平(管理)
(6)空调设备及系统的运行能效(设备)
(7)空调系统控制水平(控制)
4、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冷气浪费
(2)没用根据室外温度进行有效调节
关于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与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温度起决定作用,空调系统只对室内温度起调节作用,认为调节温度要注意室内温度不能太低。
(3)设备老化严重
(4)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5)冷热不均,温度不能自动调节
夏季室内温度没调低1℃,能耗相应提高8%~10%,空调系统不能自动调节温度,容易导致能耗过高。
(6)控制系统不智能
空调系统不能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节冷量供应,使得制冷主机需人工启停、切换;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未配置变频器,由人工进行启停控制;冷冻水、冷却水进出水管未安装电动水阀等情况频发,造成高耗能。空调机设备无法根据各区域空调负荷对风量进行调节;未建立能源监管平台,实时获取能耗数据。
5、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偏差汇总
6、空调系统运行中解决措施
做好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工作,须从科学管理、设备优化、控制技术三方面入手。
在管理方面要做到设立专门的运营机构,由专门负责,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从制度层面对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再者要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对节能降耗的错误认识,提升公民节能意识。
在设备优化方面,主要是应用新技术进行节能降耗,更换掉老旧低效设备,合理利用新技术进行节能降耗。
在控制技术方面,要做好冷热源系统与末端系统的优化工作。
(二)医院热水系统
1、热水系统常见形式
(1)太阳能配空气源热泵
(2)太阳能配电热水器
(3)太阳能配燃气热水炉
2、医院热水系统存在问题
(1)建筑数量多,位置分散,管理困难
(2)设备选型不合适、设备故障、效率低
(3)维护保养不到位,保温性能差
(4)热水设备与控制系统冲突,无法协调作业
3、医院热水系统能耗浪费情况
4、医院热水系统存在问题
(1)管理方面
热水设备众多、位置分散、运行复杂,管理难度大;设备运行依据操作人员经验和主观判断,管理不善。
(2)设备方面
一些传感器故障、太阳能玻璃管损坏,未及时响应和更换;一些热水管保温性能差,储水箱缺少箱盖,散热损失较大;一些空气源热泵运行效率低,加热效果差。
5、医院热水系统改造措施
(1)科学管理
热水系统的管理主要依靠国家级的管理规范执行,包括:
《热水定额管理及节能奖惩制度》;
《热水使用行为规范》;
《热水设备节能运行规范》;
《热水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不同季节及不同室外温度热水温度设定值建议标准》。
(2)设备优化
及时检查和更换故障传感器、损坏的太阳能玻璃管;
及时更换热水管腐化的保温棉,每个储水箱均配备严密箱盖;
减少或不开启低效率热泵,增加高效率热泵运行时间。
(3)热水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日和时用水量预测控制;
当日太阳能得热量的预测控制;
当日热泵投入时间的预测控制。
(三)管理措施
1、成立节能管理机构(用能单位)
2、建立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做好内部专业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衔接好外部专业技术人员远程服务工作。
3、建立健全用能管理制度
1)能耗定额管理及节能奖惩制度,各类能源的消耗指标落实到部门甚至个人;
2)节能行为规范;
3)空调设备节能运行规范;
4)空调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5)各类区域的季节性室内温度设定值建议标准。
4、落实相关经费
节能方面的经费包括改造经费,设备更换、维修、保养,学习、培训,节能奖励等经费,都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费用落实到位,杜绝滥用和浪费经费。
5、节能宣传,倡导低碳绿色
1)印制节能宣传册、海报、板报、标识牌等;
2)评选年度节能先进部门、先进个人进行表彰,鼓励先进个人。
来源:第十七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医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机电系统升级专题论坛袁向东演讲实录,稍有删减
演讲嘉宾:袁向东,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 5月20日——23日 60场专业论坛 11大版块 350位行业顶级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