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李泳铮)4月7日,泸州市院前急救工作会议在合江县榕山镇召开。各区县卫生局分管局长、医政股长,各网络医院分管院长、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卫生局医政科科长罗荣主持,市卫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一萍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市120指挥中心主任刘大勇在工作报告中从六个方面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的院前急救工作,一是建立并规范了泸州市院前急救网络体系;二是搭建了指挥中心与网络机构的交流平台;三是加强了急救能力建设,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四是院前急救市场管理得到逐步增强;五是以培训、演练和日常考核相结合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了院前医疗急救纠纷;六是急救宣传力度加大,市民急救意识进一步提高。

  同时也指出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并从八个方面科学谋划了“十二五”期间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发展,一是建立并完善“一个中心、一支队伍、一套机构和五个系统”的机构、体制和系统建设;二是从民生工程项目管理角度和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角度来提高全市院前医疗质控管理;三是从整合全市系统资源,加强网络内涵建设两个方面加快全市急救网络发展进度;四是建立急救专家队伍,从加强调度人员、一线人员人才队伍建设上来提高全市急诊急救工作水平;五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标准、制度及技术考核操作规程,促进急救行业规范化管理;六是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市急救管理和操作行为;七是以经常性地开展应急救援大练兵活动来提高重特大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大急救宣传力度,普及和提高全民急救意识。

  市120指挥中心副主任胡志强在会上对年终目标考核细则修订及《泸州市社会急救医疗体系120急救网络入网标准》的修改情况向参会人员作了讲解和说明。

  合江县卫生局从实施全县三级急救网点建设、急救质量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向全体参会人员做了工作经验交流。

  市卫生局副局长李一萍对泸州院前急救“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泸州市院前急救工作五年来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全市各级网络医疗机构相互支持,积极配合,始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坚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奕,面对各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树立了“畅通快捷、安全高效的绿色生命通道”的品牌形象,为泸州市日常院前急救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贡献。

  针对泸州急救“十二五”规划,结合全市新医改方案和即将实施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李一萍副局长就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如何加快全市院前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和加强医院急诊急救管理工作重点作了五点要求:

  一是新医改方案将院前急救医疗列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将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重点落实在绩效考核制度上来促进和激励一线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是要以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将各级医疗机构急诊科室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考核制度、医德医风等首先例入各单位的医院改革之列。要改变急诊科院内科室的管理模式,探索院内科室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有机结合的新型运作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急诊科的服务功能定位;要加强急诊科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加强急诊科的硬件建设;健全和完善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标准、抢救程序,制订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等专项应急预案,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畅通;要建立由医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专业科室骨干组成的院内急救医疗领导组织,确保急救效率和医疗质量,推动急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立足长远,加快推动泸州市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建设,要积极向国家和省上争取相关项目,提升软、硬件设备和车辆装备水平,加快步伐建设高科技、信息化的市级120指挥中心;要按照《泸州市三级急救网络的入网标准》加大对偏远山区乡镇卫生院的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在“十二五”期间内,各区县卫生局至少解决3-5个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加入到三级急救网络中来;今年要切实做好“120”救护车载GPS定位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四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急救专业人员队伍素质。

  五是要增强意识、总结经验,切实降低院前急救医疗纠纷事件。

  最后,会议还分别对全市七个院前急救优秀单位和十三个优良单位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