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东网广州3月31日电 (索有为 刘东红 王海芳) 31日,番禺区政府、中山大学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共签协议——共同合作在番禺区兴建一所国内一流的非营利性综合三级甲等医院。
据了解,番禺区在“十一五”期间共投入卫生事业经费30.3亿元,不断加强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医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建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5间,改造了106个农村卫生站,构建了农村卫生站3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分钟便民服务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随着番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人士前来居住。目前,番禺常住人口已超过200万人。然而,近年来,在番禺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新城区的形势下,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医疗机构分布不均衡、与广州城区的医疗水平差距明显,番禺急需建设一家高等级、高水平的大型公立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西医院,至今有176年历史,也是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1886年,孙中山以“逸仙”之名在此学医。这里曾屡创祖国西医史上无数个第一,涌现出一大批全国著名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成为祖国西医学的人才摇篮,是中山大学医科的发源地。目前医院有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总诊疗人次超260万人次,住院病人超6万人次,病床使用率达116.8%。2002年成功开办南院区,2008年顺利接收增城市人民医院。医院多次获“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随着广州城市中心的转移和该医院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亟需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经与番禺区协商,在中山大学的支持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番禺合作兴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据悉,落户番禺的合作医院占地面积约200亩,地处亚洲规模最大的客运枢纽广州火车南站附近,水陆交通便利,约1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计划病床1500张,预计番禺区政府将于2015年底前将建成具有基础设施的大楼交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使用。双方共同合作将医院打造成技术一流、人才一流、环境一流、设备一流的有技术特色的非营利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广东乃至全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姚志彬,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广州市副市长贡儿珍,中共番禺区区委书记谭应华,番禺区区长楼旭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沈慧勇等出席了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