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使养老产业驶进“蓝海”,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严峻挑战。中国老年人的养老离不开医疗服务,

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将是破解中国式养老难题的关键。

对于“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句话,相信多数人早听过无数遍,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一时很难说出来,请看下图:
人口
上图中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一个事实: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在持续加剧。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我国都将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使养老产业驶进“蓝海”,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严峻挑战。受老年人的脏腑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潜在疾病、病后失能、病后半失能等因素制约,这也决定了中国老年人的养老离不开医疗服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正成为多方争相探索、研究的方向。

1.什么是医养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以养为基础,以医来导养。“医”是指医疗服务,“养”指的是养老服务。老年人养生保险和生活服务,涵盖了衣食住行,从心理调养、饮食调养、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
医养结合是一种把各种医疗服务和各种养老服务融为一体化的新型养老服务,旨在通过医疗和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1
医养结合的三种组织实现形式:
sanzhong

2.以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优劣势分析

2.1 优势

★机构养老(医院)具备优质、专业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护理服务水平,能有效实现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
★以医院为主题开展养老服务,不必受制于场地、资金、人员、审批等方面的条件。

案例:重医附一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中心概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简称青杠老年护养中心)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投资兴建的全国第一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也是全国首家集养生文化、康复理疗、医疗护理、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
青杠老年护养中心占地面积1073亩,设置养老床位3000张,医疗床位1000张,由普通护养区、临湖护养区、临湖疗养楼、学术交流中心、老年医院、护理职业学院等组成,分五区三期建设。

★服务内容

3
2

★分区护理

3

★入住结构

平均年龄80岁以上;
人员构成:国家公务员、离退休干部、高级教师、高级工程师等,无工薪阶层;
慢病区老人主要由重医本部转入,所有医疗费用均可报销;
自理老人100、护理院50人、慢病及康复区150人;失能、失智老人增长速度优于自理老人。

★案例小结

优势:

全国第一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有强大的医疗支撑保障体系;
全国第一家运行的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养老机构,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循环转区机制;
养老区——慢病康复区——重医一院本部——养老区;
设在青杠老年护养中心的“重医一院护理院”成为重庆市第一家纳入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服务范围的护理院,降低了需要照护老人的医疗费用;
管理团队全部来自医院的护理系统,护理技术专业、康复功能先进;
医疗与养老护理团队人员可交叉,人员成本降低。

劣势:

养老评估体系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
养老收费偏低,不盈利;且自理老人对服务要求更高,沟通难度较大;
护理院建设标准偏高,不适用;用卫生系统的标准来管理,很多护理人员达不到要求;
安全及风险管控,非常棘手;无相关保险支撑。

2.2以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的弊端

★医院积极性不高

医院的医疗资源本来就十分紧张,养老服务的经济效益无法跟医疗服务相比,且回报周期长,这些因素导致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专业性欠缺

 养老服务对专业性、个性化、精细化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而以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是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重心的运营模式,在专业性及其他方面存在一定程度欠缺。

3.普通养老机构

与以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不同,普通养老机构是以老人为中心,以护理为重心的运营模式,家庭化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其服务更精细化,且能根据服务对象需求配置相应的医疗保障能力。这与以医院为主体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在特点可以形成一定的互补。

案例:重庆合展天池老年护养中心

★项目概况

重庆合展天池老年护养中心由重庆合展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投资约2.3亿元人民进行整体开发建设(2012年—2013年),是重庆唯一五星级养老机构,民营企业市场化的典范。
4

★入住老人结构

中高端客群,延续高品质生活,48%为教师、32%为公务员、15%为医生、5%为企事业退休人员(其中离休干部占31%)。

★服务范围

从活力生活、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到记忆障碍,提供适合老年生活、健康变化的持续关爱服务。
5
6

4.原居养老

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哪儿好也不如家好。对于老年人来说同样如此。在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多年的环境中度过晚年,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最大愿望。调查数据也显示,绝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在家中养老。
7

  ★原居养老的社会价值

相比于机构养老(医院),原居养老对老人身体机能及社会关系的建立更有裨益。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的便利性对抵抗老年人的社会关系萎缩,有效缓解个体老化等都有很大作用。
相对于机构养老(医院),原居养老减少了对于社会福利的消耗,节省公共财政给付,同时可以减少中年世代和青年世代的抚养压力,有助于缓解世代间矛盾。
原居养老更利于保护老年人的自主、自尊和隐私。

案例:美国日间照料中心

安乐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在旧金山湾区的十家照料中心共同为老人提供完整的医疗和保健服务。他们的目标是帮助老年人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家园,如同选择居住在护理之家,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预防性,原发性急性医疗服务和长期护理。
提供的护理内容涵盖健康管理(营养服务、送餐服务、休闲锻炼、精神照护等);协助任务和日常生活活动(用药提醒、穿衣服务、剃须服务、房间清洁等);娱乐、社交和艺术(棋盘游戏、音乐、娱乐活动)等多方面,非常细致。
8
“以医院为依托,辐射居家养老及社会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更为适合中国市场”,爱惟尔(北京)养老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宋剑勇说道。
的确,任何一种单一的养老模式自身均存在利弊,探索多种养老形式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以趋利避害,形成良性互补,这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的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破解中国式养老难题的关键。
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剧使养老产业驶进“蓝海”,但与此同时,也对我国的养老服务提出严峻挑战。中国老年人的养老离不开医疗服务,对“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探索将是破解中国式养老难题的关键。
来源:宋剑勇(演讲),爱惟尔(北京)养老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拥有多家大型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退休老年社区的从业和管理经历。
筑医台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