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逐渐成为当下的热词,关于如何推进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如何建设有“智慧”的医院,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北京南城将迎来北京市首家从中心城区整体搬迁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天坛医院
。本文以新天坛医院的规划建设为例,向大家介绍何为“智慧医院”以及“智慧医院”的智慧都体现在哪些方面等。“智慧医院”
—新天坛医院
↑医院鸟瞰图
工程概况:
新天坛医院位于丰台花乡地区,总建筑面积近27万平方米,是现有天坛医院总建筑面积的3倍,包括门诊楼、病房楼、医学中心楼等10个建筑单体。新天坛医院共设床位1650张,将天坛医院现有床位量提升近一倍。↑中建一局天坛医院项目神经元图(BIM模型)
独特之处:
在新医院的建筑“成员”中,“脑神经元大楼”是颇有特色的一员,这是新天坛医院的专科门诊楼,灵感来源于该医院最“拿手”的神经外科,并且这座专科门诊楼内部是按照神经元图形设计的。↑立体规划图
据项目工作人员介绍,建成后,西侧的综合门诊楼、急诊楼、感染康复楼,东侧的三栋病房楼,南侧的专科门诊楼和信息服务大厅,将通过南北长近300米的医技楼连接起来,不用到室外,就可以穿梭在各楼之间。
“智慧医院”
的智慧之处: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智慧城市”的建设少不了“智慧医院”的助力,但如何让医院更具“智慧”,让患者的就诊过程更加舒适、便捷成为“智慧医院”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走进新天坛医院施工场地,深入接触“智慧医院”的智慧,不难发现,它有
四大智慧秘诀
。◆首先,“智慧医院”的智慧体现在
建筑的全过程
。进入天坛医院新院,水泥墙面每隔一段就贴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一下,这段建筑的楼层、材料、验收时间等信息都“跳”了出来。“利用二维码技术,施工人员、检验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工程情况,根本不用随身带着各种图纸。”负责医院工程一标段的中建一局陈展杨解释说。◆其次,“智慧医院”的智慧表现于 高科技的应用上
项目工作人员说,利用BIM模型对施工内容进行模拟运行,有效减少了实际施工的误差,避免由返工造成的物质损耗。
今后新医院每一个设备运行不正常或使用年限都能通过BIM模型自动预警提醒,一旦医院发生突发事件也能通过BIM模型实现监控、预警和精确定位。
◆同时,“智慧医院”的智慧反映在规划设计中,折射出医院建设者 “以病人为本”
中建一局总承包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下沉庭院在雨水管网末端设置PP模块雨水调蓄水池,让整个医院兼具小型水库的存水功能,降低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
◆另外,“智慧医院”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实现了 “互联网+”与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
来源:中国新闻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