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支持医疗事业发展,迎来了各级医院建设的小高峰。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案例是“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目(一期)医院主楼”,该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长流起步区。
“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目(一期)医院主楼”建筑方案设计荣获“十二五”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奖。
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目(一期)医院主楼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目(一期)医院主楼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长流起步区
用地面积:104153㎡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35886㎡,医院主楼建筑面积111492㎡ (地下1层,地上9层)
医院主楼造价:53549万元
医院规模:1200床
开工时间:2013-10-08
竣工时间:2015-12-25
设计单位: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规划构思
在设计角度来看,将海南省肿瘤医院定位为一个世界尖端的治疗和研究中心,为患者及其家属创造一种可以不受外界干扰而专注于治疗康复的环境。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属亚热带气候地区,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季风特性,确保地块内清新充足的空气流通,建筑的风格既要有艺术创新,又要能融于当地的环境。在室外的环境空间设计中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场地中不仅有茂密的绿林,又在丛林中具有流动的溪流,使整个地块内涵盖了各种自然元素。
设计特点和风格
依据规划思想,地块的北部布置医院主楼和康复中心,地块南部布置倒班宿舍康复楼,建筑物南北遥相呼应,形成了对整个地块的一种包围感。建筑物的外部沿地块周边设置了围合的绿林带,内部形成一个中心花园,提供患者一个治疗和康复的清新自然空间环境。在医院主楼裙房体形上进行了处理,设置一个∪型凹口和一个南北穿透空间;在倒班宿舍康复楼底层采用部分架空形式,从而使中心花园向各建筑物自然延伸,并与建筑物外界绿化空间天然结合,使各建筑物从自然界中生长而出,建筑融于自然,自然养育建筑,使整个医院充满了生命力。
充分考虑亚热带气候特性,利用季风的特点,在地块上的建筑布置和建筑物本身的处理,采取了几种手法。在建筑布局上虽然采用的是包围感,但在东西两端还是设有敞开的口部,使东西向的风能贯穿整个地块的内部花园。在医院主楼设计中,裙房部分设置多个内天井并能室外空间直接连通;裙房偏东处设置一个贯穿南北向的底部架空空间,从而解决了建筑超长而影响风的流动;竖向方面,在四层和五层之间设置一个架空层,使风具有立体上的流动空间。
医院主楼建筑体形采用自由流线平面构图,竖向方向采用层层后退的方式,结合部分底部的架空,建筑物外装材料上采用铝板和玻璃幕墙,使建筑物具有一种水平的舒展感和竖向的漂浮感。
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在医院后勤保洁服务方面采用了三套先进的回收系统。1.衣服回收系统:在每层楼面中设置几个回收投放点,把患者污衣投入投放点,通过管道气力输送至地下室的洗衣中心;
2.生活垃圾回收系统:在每层楼面中同样设置几个回收投放点,可以将生活垃圾打包后投入投放点,通过管道气力输送至垃圾站房的集装箱内,由环卫部门直接运走。
3.厨余回收系统:在厨房加工区和餐厅处设置几个压缩箱,把厨余的垃圾压缩抽干后通过管道气力输送至垃圾站房的集装箱,由环卫部门直接运走。
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
1.节地和室外环境:三幢建筑均设计成高层建筑,均有地下室停车,大量节约医院用地面积。建筑密度24.6%,容积率1.84,并在地下室顶板上有覆土可种植绿化,绿化率37%,为提高室外的优良环境创造了条件。2.自然通风措施:在建筑物水平处设置了多个内天井并与室外相通;竖向处,底层和中间层处设置架空层,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使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形成多向和立体的新鲜空气流通,可大幅降低空调使用负荷,节约了运行成本。
3.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避免重复装修。
4.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外墙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保温层,外窗设有通风换气装置。
5.另外设置了太阳能热水系统,雨水回收系统,高效照明和光导系统以及多种空调系统。
社会和环境效益
海南省肿瘤医院的建成,可解决海南省肿瘤病患离岛就医所带来的困难情况,而在本岛就医治疗及康复可免去肿瘤患者、家属陪护及亲属好友探视等不便之处,并可节省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等,同时提高了海南省的大病就治医疗水平,提升海南省的城市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