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一医院(城南院区)已参选由筑医台特别支持,《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社、《建筑技艺》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共同举的“十二五”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选活动。本项目为获奖项目,表彰将在“2016年第十七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期间进行 。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获奖方案

 

是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项目地处大兴新城0206街区1901——1907地块。西侧规划兴华大街,为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60米。地铁大兴线沿兴华大街地下敷设。东至规划兴丰大街,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40米。北侧临双高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

40

米。南为规划乐园路,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米。用地北侧为住宅小区,用地西侧规划为城市公园。用地总规模为

10.63

公顷,其中医疗卫生用地

7.23

公顷,代征地道路用地面积

2.92

公顷,代征绿地面积

0.47

公顷。

▍ 总规划&区位组图

b医院总体规划平面图_北大(填色)a建设项目区位图_北大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项目

项目用地面积:72312.05㎡

项目总建筑面积:216100㎡

项目造价:171226万元

 

本工程地处大兴新区兴华大街东侧,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其西立面对大兴新城的城市形象具有直接的影响,建筑形体和立面的处理十分重要。

交通组图

北大0610-18 北大0610-19 北大0610-20 北大0610-21 北大0610-22

方案设计力求整体和谐,外围立面简洁严谨,以灰色石材为主要色调。内部以活跃的暖色陶板材料和错动的形体,体现北大科研学术的活跃创新精神,也是老北大标志红楼在城南院区的延续。

▍ 建筑效果组图

20140523北大医院bnk-hh-lh2 20140523北大医院-BNK-ZLL 20140916北大医院NK-修改

西立面被河道分为北侧和南侧,北侧设置高层,南侧设置五层办公楼,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延伸的完整城市界面;界面的开口将视线引入院区中央景观区域,优美的休闲景观与暖色错动的体块,为城市增添了活跃的元素。

工程总规模

216100平方米

,包含医疗综合楼、教学行政楼、科研附楼及锅炉房、液氧站、门卫等用房。其中主体工程医疗综合楼地上1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

190582 ㎡

。教学行政楼地上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

19460 ㎡

。科研附楼地上2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

5070 ㎡

▍ 室内效果组图

20140616nk-yj 大堂 儿科室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共设置

1200张

病床,除了

600张

综合床位外,还规划建设妇产科

200张

病床、儿科

400张

病床,有效缓解了北京市妇幼医疗压力,将成为南城及周边区域的妇幼疑难病诊治中心。

项目设计理念特点介绍:

1.“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

合理的功能布局,清晰的功能流线,庭院式的院区环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创造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医疗环境。

▍ 建筑模型组图

DSC_55622.充分考虑建筑节能,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本着“节能、节材、节地”的原则,将各种功能建筑有机组合、紧凑布局,在有限的用地内建筑延边布置,留出大面积的中央绿地,营造出良好的康复环境。建筑布局和下沉庭院的设置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通风,地下空间可获得自然采光,过渡季节可以完全利用自然通风,大大地降低了能耗,节省了运营成本。

DSC_55643.安全高效的立体交通系统

采用创新型的立体交通系统解决 “人车分离”的难题,在地下形成独创的落客-停车体系,确保院区内地面无车的安全步行环境。

DSC_55804.“私人定制”的功能布局

“私人定制”的功能布局,形成单元化、组团化、分中心的模块组合方式,来适应北大医院的管理模式。

DSC_55575.考虑老北大医院的传承与发展

规划设计采用“矩阵演变”的设计理念以及 “传承+突破”的建筑造型,利用元素的传承、色彩的突破来体现新时期新院区的时代特色。灰色的外围以及红色的科研教学部分将北京城及老北大医院的肌理延续到北大南院区,严谨又不失灵动。

DSC_5550

(资料来源:”十二五”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评选资料 筑医台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