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潍坊高新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公布,其中明确了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等五项改革任务。
方案明确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公立医院的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开放医疗市场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方案要求,要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公立医院服务能力,构建以区人民医院为主体、非公立医院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加强公立医院硬件建设,2011年建成15000平方米的区人民医院,由一级医院升为二级医院;合理界定公立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建立区人民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区人民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扶机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方案明确,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政策体系,积极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允许民营医院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政府指定的公共服务任务;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
方案要求,要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设立专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与医院采取签订委托经营合同的形式,给予医院自主经营权和人事、分配权,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医院监督机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转变卫生行政部门职能,强化依法监管,按照医疗服务监管职能与医疗机构举办职能分开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行业管理职能。
方案提出,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筹规划,总量控制。二是创新机制,多渠道补偿。三是明确责任,分级负担。四是转变投入方式,推行购买服务。为此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扶持重点学科建设、支持培养医学人才、合理补偿药品加成收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由财政补贴予以补偿;建立公立医院发展专项资金;科学核定服务收费;改革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复合式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逐步扩大医疗保障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探索医院与医保经办机构的谈判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机制,确保补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方案要求,要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分配激励机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加强医疗质量及服务管理;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方案明确,通过改革,旨在打造与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功能完备的二级公立医院;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区人民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为全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