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滨海新区将新建空港医院、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眼科医院等4家医院,提升改造第五中心医院、泰达医院、汉沽医院、大港医院、海洋石油总医院、港口医院等6家综合性医院,提升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内涵建设,使新区在5年内拥有11家三级规模、“三甲”水平的医院。

  滨海新区现有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14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所,中心血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6所,乡镇卫生院9所。目前,新区全区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068人,其中,医师3772人,护士(师)3956人,拥有床位6569张,医疗卫生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但在地域上却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塘沽等地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汉沽、大港等地相对不足,特别是一些新建小区集中的地方还存在着医疗空白。随着未来五年人口快速聚集和增加的趋势,新区将启动新一轮卫生资源调整。

  第五中心医院将完成“十一五”续建工程,将其真正建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立足天津市、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区域医疗中心。泰达医院已从去年开始进行软硬件升级,在医疗方面,将控制大处方,使药品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在45%;在学科建设方面,引进专业人才,增设胸科等科室,并对骨科、ICU、急诊、内分泌等重点学科进行强化,按照现有的就诊人群特点,打造新区一流的创伤急救体系,同时增设了预约挂号等便民服务。

  今年开始,新区还将进一步完善区级公共医疗救治体系,重点加强滨海新区传染病医院、塘沽安定医院和职业病防治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医疗急救体系,建立新区统一的120医学紧急救援指挥系统,保障急救车辆,优化装备配置,加强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并将其纳入全市统一的120医学紧急救援指挥系统当中,全面提升新区院前医疗急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