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科教综合楼工程”,项目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科教综合楼位于院区北侧,东侧为岳王路,西侧为浣纱路,北靠庆春路,与美丽的西子湖畔仅百米之遥,项目地上十二层,地下三层,建筑高度44.90米,建筑面积38685平方米。二、设计特色
总平面设计
科教综合楼南接本院的病房楼,北邻庆春路,东西两侧分别为娃哈哈大酒店及交通银行。属于庆春路的凹空间场地。在形体上采用完整的梯形体加点缀的椭圆体来协调错综复杂的周边关系。建筑采用大量挑空,以减少建筑占地面积;新老建筑底下架空间距达12米,以开阔的空间组织大楼的主入口。地下车库左右单坡道设计,方便车辆进出。北侧空间尽量后退,加大城市的公共绿地景观。大楼在考虑自身建设的同时,对内注重原有建筑的完好衔接,对外更加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友好协调。平面功能设计
建筑底层退至高层控制线,努力缩小建筑占地面积,以利于人车流线组织。设计中充分考虑与原病房大楼的水平交通联系,大楼二、三层为门诊医技及科研用房,是全院的水平交通体系。四层增设的手术室与原有手术室连为一体,方便医生及病人。五至十层为标准护理单元,病房沿三边布置,内设护士站,缩短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北侧设休息区,满足病人的活动要求。十一层为高级病房,十二层平面设厨房及餐厅,餐厅设西侧,让用餐人员能够观赏西湖美景。建筑造型
设计中把握了对城市空间的友好协调,北边沿庆春路侧设椭圆体,考虑了交叉口的形象要求,并能与哇哈哈大酒店及交通银行的协调,同时与本院南侧门诊楼的椭圆体形成南北呼应。本大楼的建筑形体在协调城市设计的同时,考虑全院建筑的协调性,在色彩上,选用南楼的灰褐色石材,中间病房楼的色彩改造也已启动,形成全院相对统一的沿街立面。设计通过遮阳百叶,达到节能效果的同时,装饰了外部细节空间使建筑趋于情致协调。北侧椭圆形形体竖立,即活跃了建筑的形体,又对交叉口的空间有所交代,同时形成全院南北的空间照应。考虑到大楼十分靠近西湖景区,因此对建筑的无界限做了合理的设计,在西湖的断桥及阮公墩做了视点分析,确认了大楼的高度不会影响西湖景区的城市背景形象。绿色建筑设计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要求,本项目设计阶段达到二星级绿色建筑的标准。主要特点有:1、节地与室外环境
医院的用地非常紧张,停车矛盾十分突出,本次设计有地下三层机械停车库,设有200个停车位,大大缓解医院目前的停车状况。大楼主楼及裙房屋顶尽可能多的布置绿化,而建筑幕墙及窗户的玻璃选用低反射玻璃,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进一步改善内部医疗环境。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外墙窗户与幕墙的设计中采用了固定百叶与可调节百叶相结合的遮阳设计,在夏季避免太阳的直射,冬季可充分利用日照,并设有部分通风器,适当的时候可开启,以改善室内的温度,节约空调的使用。屋顶及机房层南侧结合幕墙设计设有太阳能光伏发电顶层餐厅及地下一层部分设有12组导光筒,平时可代替灯具的使用,以节约用电。空调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的负荷,并利用余热或废热的方式对建筑提供蒸汽或生活热水。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整个大楼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表,选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并设置雨水及中水收集系统,经过处理后主要用于补充绿化的浇灌,且采用节水高效喷灌方式,以节约水资源。4、节材及材料资源利用
本项目建筑造型简洁大方,无大量装饰性构件,采用的混凝土全部为商品混凝土,土建设计与室内外装修设计为同一设计单位,避免设计上带来的重复装修,装修选用的可循环使用建筑材料占建筑材料总重超过10%。
项目建成后评价
科教综合楼是浙江省第一个取得了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的医院项目,并通过了“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评审。2011年建成后已先后接待多批参观考察,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三、图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