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中标的“北京协和医院门急诊楼及手术科室楼工程”项目,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北京协和医院门急诊楼及手术科室楼工程
项目用地面积:45000 ㎡
项目建筑面积:225065 ㎡
项目开工时间:2008年8月1日
项目竣工时间:2012年8月1日
项目造价: 229407万元
二、设计理念
1、在小用地上实现符合医疗功能的大体量建筑
项目用地呈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形,用地中心留有保留建筑。如何在有限的用地上实现“巨无霸”的建筑体量是本工程难点。设计充分利用土地,以保留建筑为核心依次分布门诊、医技、住院部。横贯建筑东西的医疗主街不仅将各功能区紧密联系,同时实现与老建筑的衔接,形成完成的医疗功能。
2、独创的地下物流层确保人与货、人与车的安全隔离
由于项目用地紧张,而建筑规模庞大,地面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输通道。设计中在地下一层设置了独立的物流层,将医院的药库、中心供应、厨房、垃圾站等后勤保障功能集中设置在本层,通过单行车道的交通组织形成内部物流运输通道,在保证物品运输的同时不影响患者的就医。同时可根据患者就诊的高峰特点调整入口与出口的设置,形成潮汐车道,就趁车辆被最大限度的及时引入地下车库。体量庞大的协和医院尽管地处“金街”与“银街”之间,却没给周边道路增添新的交通压力。
3、丰富的内部空间衔接复杂的医疗功能
建筑内部设置有国内医院最具特色的“一街两厅”共享空间。共享空间由院街、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组合构成。将门诊、急诊、医技、病房、老楼各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街连两厅的医疗纽带。整个共享空间收放有度、廊桥穿插、空间变化丰富,集人员疏导、空间联系、休闲功能于一体,是整个建筑的核心空间。同时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强烈的空间归属感。
4、现代的设计手段体现传统的建筑魅力
整个建筑自下而上分为基座、主体和顶部,符合中国传统建筑三段式的审美情趣。灰色的基座呼应周围胡同的院墙;对称的主体在完整的外观之下,包含了复杂精密的医疗功能;顶部延伸的弧形屋顶,隐喻传统建筑的屋檐,向天空自然过渡。长近300米的巨型建筑完美地融入传统城市文脉之中。既有亲和力又充满北京意味的外形轮廓,赋予这座建筑“未来与传统”并存的魅力。
5、特色化的室内装饰为患者提供全新的就诊体验
作为设计总包,把整体设计理念由室外贯穿到室内。如大厅的部分装修,内装材料从材质到色调都都延续了室外设计语言,与室内整体环境的米黄色调形成冷与暖、粗糙与细腻的对比,视觉感丰满、立体。本工程注重特色化的装饰设计。充满童趣的儿科、古色古香的中医科、光感斑驳的口腔科、舒适私密的体检科,温馨的环境设计增强了空间辨识度,缓释患者紧张情绪。
6、突出的社会效益
本工程的建设为协和医院提供了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医疗基地,为社会增添了惠民工程的新窗口。工程投入使用后,患者就诊环境和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均得到极大改善,社会反响良好,受到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一致称赞,尤其对工程的平面布局、就诊流程、空间环境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该项目已获得鲁班奖以及2016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三、图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