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规模扩张模式走到尽头
从床位使用率这一最核心指标来看,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2012年床位使用率最高年份均是在2012年,分别达到了104.5%和90.7%。而一级医院床位使用率近年来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54.5%上升到今年的61.8%(见下图)。一叶而知秋,这些数据表明医院传统的规模扩张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未来的发展道路应将尽快转换模式。
各级医院病床使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
此外,据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近日透露,目前在建的社会办大型医疗机构项目(即床位规模500张及以上或投资额5亿元及以上)已超过120个,建设床位数11.2万张,平均每家医院933张床位,届时国内规模超过8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数量将达到1200家。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社会办医仍然在走传统的规模化扩张路线,没有意识到医疗服务开始逐渐下移。
管理模式亟待转变
未来民营医院的发展,应当进行新的战略规划。
一是做好基层医疗服务。从基层医院的入院率来看,近几年来已经呈现稳步上涨,随着医疗服务倒金字塔形的扭转,基层医疗服务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况且90%民营医院也是都是小型医院。
二是做好专业特色。我国医疗市场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人均医疗资源拥有率已经得到较好改善,不再是过去那种患者看不上病缺医少药的时代,开始注重医疗质量的提升。只有做好专业特色才能够吸引和打动更多患者,比如北京有家民营的华都中医医院,虽然医院规模不大,但是依靠其特色专科、优良服务,床位收入、人均收入等各项收入指标大幅超越同类医院。
三是实施精细化管理。例如,丰田公司的管理精髓就是从干毛巾挤出水来,正是由于实施了这种挤的精神,才实现了丰田的良好经济效益和一流的管理。民营医院由于普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必须依靠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够更好的获得生产与发展。
(本文作者为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合著出版《医院产业资本运作与集群化》,筑医台独家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