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0日举行的中国医院节能大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基建处副处长支新作了《老院区节能降耗改造的探索与思考》为题的演讲,着重讲解了武汉协和医院在建筑节能降耗工作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基建处副处长 支新

武汉协和医院始建于186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前该医院共有3个院区,总用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7.2万平方米,全院开放床位4649张,2013年年门急诊量351万人次,最高日门急诊量1.0万人次,年出院病人15.8万人次,年住院手术7.2万例,床位利用率为122%。

多年来,武汉协和医院就节能降耗工作做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能耗监测是基础

数据显示,武汉协和医院在2012年到2013年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医院的能耗增长率却明显下降,这得利于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流程的日臻完善和各项节能改造措施的顺利实施。

该医院主要的能源类型有水、电、天然气、蒸汽、集中供热、集中供冷。医院建有燃气锅炉房,用于全院供暖、生活热水供应和集中供应蒸汽。

该医院设置了建筑能耗监管系统平台项目,该平台完成了对全院19栋建筑的水、电、气监测计量点的覆盖。

武汉协和医院对能耗监测平台数据的应用,带来很多具体好处。作为一个百年老院,地下管网老化渗漏严重,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分析判断渗漏位置及时处理。通过区域供电电量数据分析,可以判断确定下班后办公室大功率用电情况,确保人走断电,节约能量,确保安全。通过热水计量,确定使用量,改造即热式热水系统为板式换热器加不锈钢保温水箱,可以减少锅炉蒸汽供应时间,节约能源,同时确保安全。

通过能耗监测计量分析结果,该医院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加强了能源计划与节约管理,充分利用已建成的能耗监管平台深度挖掘节能潜力,完成技术改造实施、改善能源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持续性节能。目前,该医院节能改造项目已经进入招标阶段。

医院建筑节能改造

该医院对门诊医技楼节能做了重新设计改造。在电气节能方面,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并采用合理的变压器负载率,有效降低铜损及铁损,节约电能;空调主机采用单独变压器,不用季节可切除,以节约电能,减少变损;采用低压无功功率因数补偿,提高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同时进行调谐滤波,减少谐波损耗;电梯选用变频调速型,降低损耗,大容量电机采用软启动;照明的照度取值及单位功耗符合国家规范GB50034-2004的节能标准;选用高效节能型光源及灯具,荧光灯选用电子镇流器,提高功率因数;公共场所设置智能照明控制,可调节灯具开启数量,节约能源,楼期间照明采用节能延时开关。

在暖通节能方面,本工程空调主机分为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其制冷能效比值为5.54,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其制冷能效比值为5.22,风冷热泵冷温水机其制冷能效比值为3.0,制热能效比值为3.2,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实施分区域、分时段管理模式;空调冷热供回水系统采用大温差系统,夏季温差7摄氏度,冬季温差15摄氏度,降低输送能耗;各科室采用带热回收的新风换气空调机,热回收效率>60%;空调水管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室内管网采用闭泡橡塑材料保温;空调水系统输送能效比<0.0241,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水系统分区管理。

目前节能改造后,达到了明显效果。到2014年底,该医院人均能耗降幅达到10%,电消耗降低15%、水消耗降低10%、燃气消耗降低15%。通过引入先进的能效管理技术,武汉协和医院提升了医院的能源管理水平,使医院的能源消耗精细化、可量化、透明化、可追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通过管理手段达到节能的目的。

老院区改造也有高招

支新还提出,医院的能源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能源管理工作过度依赖人工。医院具有用能单位多、用途多样化、用能层次复杂等特点,在能源统计方面仍主要采用人工抄表和人工统计分析的方法,受到抄表时间、抄表人员的差异化影响,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与可比性都基本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实现更复杂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其次,能源统计分析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工具。在能源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的节能管理方面相对欠缺,实现更大程度的节能,实现医院全面能耗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分析工具对医院的能耗进行精细管理,医院能耗监管系统平台建设已经基本完善。

再次,现有能源二、三级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善。医院由于用能系统庞大,现有能源的二、三级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善,无法针对医院各部门、科室的日常能源管理实现准确的能源成本分摊和能源绩效考核,故此针对能源二、三级计量器具配备在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平台项目得到完善。

在老院区改造中,武汉协和医院找到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比如,该医院发现电井配电柜存在安全隐患,柜内线缆拥塞不堪,对后期维护带了极大困难;每层柜内30多处线缆对接,若后期发生负债短路会导致对接处胶皮熔化,引发更大规模的短路甚至是火灾;由于现有配电回路是按照楼层区域划分的,即使所有空开都作为计量点位,也无法实现空调、插座、照明分项计量;根据样板层的施工情况,楼层施工要求7小时停电时间,这对于一个营业中的医院是难以承受的;由于电表串入一次回路,存在因为电表故障导致该回路无法供电的风险,这会产生因停电导致的医患纠纷。

关于水表,存在着如下问题:水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破坏原有管道,涉及锯管,安装法兰盘,止回阀及焊接等工序;可能对全院供水管网造成渗漏点存在质量隐患,更需要协调全院各区域分时分段停水及供热,对医院正常营业造成影响,工作难以开展。

对于以上问题,该医院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针对楼层电井的计量点位,保留主备总空开、护士医疗带、开水器共计4个计量点位;空调、照明的分项电量可通过实测的总电量与权重系数求积算得;权重系数可从某层实测获得,采用上述方案既能满足分项计量的原则,又能保证了楼层电柜的安全性、可靠性;针对水表安装问题我院采用外贴式超声波流量计及外贴式冷热量计,功能完全满足要求,而且不需要破坏其原有管道,安装简便。

最后,支新表示,医院建筑节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做法,循序渐进、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本文为筑医台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