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烈性传染病给人类带采的危害, 从传染病医院病房楼的分区设计、流线设计、护理区设计几个方面探讨传染病房楼的建筑设计原则,从而在建筑空间上既能够满足医疗又能控制病毒传播, 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和健康。

病房楼的三分区设计

传染病医院应严格按照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三区原则进行平面空间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必须设立缓冲区,各区使用房间均独立设置,不可共用。当医务人员由清洁区进出污染区,康复病人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时, 必须经由缓冲区内进行多重更衣与消毒,而各分区在竖向空间也应尽量对位,以保证交通路线的独立连贯。

清洁区:为医务人员和探视人员等健康人群活动区域及洁净物品存放区域,该区域应保证足够的安全、无污染, 通过缓冲区及空调系统的正负压区与污染区进行分隔,保证健康人群医疗活动不受到传染病毒的威胁。

污染区:为传染病人活动、停留与治疗的区域,而经患者使用过的污物停运区域也均为污染区范围,对于该区应设完善的隔离防护措施与其它空间分隔, 在建筑空间布局上, 污染区与其它医疗区域均需设缓冲区进行隔离,由于患者病情的阶段性与病理的不同,不同的病人医疗区的污染区间也应有缓冲区分隔。独立的污染区还应通过排水、空调系统等多种技术手段保证污染源不进入其它区域。污染区内遵循医患分廊的设计理念,传染病房楼的各个活动空间医生与患者均应分为两条通道进入。

缓冲区:在各个区与区之间设置的过渡区域为缓冲区,该区的作用是防止传染源在人员出入过程中经由空气渗透传播。缓冲区内的空气压力流动由清洁一侧流向污染一侧,人员常出入缓冲区内应设置相应等级清洁措施。缓冲区是传染病房楼设计的重点之一, 也是其不同于其它病房楼的特点,它既要在洁污分区上设置,也要在患者活动区与医护人员活动交结处设置。其设置的空间大小又根据其实际功能需求设立。
枣庄传染病医院病房楼平面图

病房楼交通流线设计

1、病房楼出入口设置
(1)医务人员出入口:为医务人员专用出入口, 同时作为清洁物品( 药品、食物) 出入口, 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在建筑总体布局中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设置隔离带,隔离传染源,保证医务人员及清洁物品绝对的安全与清洁。有便捷独立的垂直交通与各层清洁区相连通。

(2)康复病人出口:不宜与医务人员出入口并用, 也应远离患者就诊出入口, 应单独设置, 探视病人的人员可以利用此出口。

就诊者主要入口:供门诊病人、疑似病人使用的主要出入口,位置明显,并设置坡道. 为了防止就诊者的交叉感染,在就诊量不大期间, 在门厅处设置隔离等候室, 并间断性进行消毒。当有严重传染病疫情暴发时(如SARS), 该出入口只为入口,不可出行,就诊病人只可按流程顺行, 不可逆行,防止交叉感染。

(3)确诊患者入口——供急症患者、确诊患者入院的人员入口,其就诊入口应有临近楼内竖向交通核, 可将患者直接送入隔离观察病房进行观察治疗。其建筑出口也应临近场区对外出口, 以便应减少病人运送距离。
(4)污物出口——为污染物品( 尸体、垃圾等)出口,污染物品必须经过必要的消毒、打包后送出, 该出口应远离医疗区和生活区, 宜临近太平间与焚烧间。
2、医护人员流线设计

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专用出入口直接进入清洁区, 其正常活动区域均为清洁区。当医护人员需由清洁区进出污染区时, 必须强制经由更淋缓冲区通过。当医护人员进入缓冲区时,首先经过一次更衣室脱去清洁区工作生活使用的服装,再进入二次更衣室着三层防护服,然后通过缓冲区空间进入污染区的医务廊,再进入诊室或病房等医疗房间。治疗与检查房间均应设置洗手设备;在医务廊与病房间设置缓冲过渡前室, 在前室内安装感应式洗手设备及衣挂设施, 挂罩加套防护服,以防止医护人员进出各病房时带来交叉感染。当医护人员要离开污染区进入清洁区时,首先要在缓冲区内丢弃受污染的外层防护服,经过三次更衣室更衣, 再进行淋浴后,进入一次更衣室着原有清洁服, 只有经过此套程序后,才能进入清洁区,从而进) 步保证了医护人员进出污染区而不受到传染病毒感染,给予了医护人员安全与健康的保证。
3、病人流线设计
传染病患者由于受感染的程度不同,其病因与临床的症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就诊病人也就形式多样。就诊者大体分为普通病患者、疑似病人、确诊传染病人。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各类就诊人流在检查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的几率, 必须注重病人就诊流线的设计。应避免病人往返迂回,分别设置不同病人的入出口。在门厅中设置分别隔离的候诊室, 并定时间断性地消毒,尽可能地减少因就诊时间接传染。各诊室、检查室、化验室的布置, 按照病人的检查流程设计, 并保证一医一患的设计原则,防止病人的往返检查及与其他病人的接触传染。患者就诊后,对于非传染病患者须经过强制性的清洁消毒通道,由病人康复出口离开;对于疑似病人将送入单人的隔离观察病房接受隔离观察与治疗,观察后转为确诊病人时, 将被送入确诊病房接受治疗;对于确诊病人将直接送入确诊病房进行隔离治疗。当患者治疗康复后也应进入本层缓冲区,经过专用强制通过室清洁后, 由康复病人出口离开。
4、物品流线设计
医务人员出入口进入, 存放于清洁区内, 当需送入污染区内时,由专门的传递间内的双重传递窗口传送。在病房区内,病房靠半污染走廊一侧墙上设双重传递窗( 兼医疗观察窗)。而污染区产生的废弃物品及尸体等必须由污染廊运送至集中的污物收集空间, 经过强制消毒后, 由专用污物电梯运送至一层由污物出口送出。

护理区设计

1、护理单元设计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空调系统建立空气压力梯度,使气流有组织流动,从清洁一侧流向污染一侧。可采用三廊式布置形式,中心设医护人员走廊, 为半污染廊,两侧设置病房,外侧设病人廊, 为污染廊。气压为中间高两侧低,确保气流的单向流动,以防止受污染空气污染清洁区。在半污染区设置护士站和递送间,医护人员进入护理区必须通过强制通过室沐浴、更衣, 在护理区必须着防护服。医生廊与病房之间的墙壁设观察窗和传递窗,以便医护人员观察病房情况和传递食物、药品, 尽量减少传染的几率。每间病房在医生廊入口处设置前室,前室内设洗手设施和挂衣设施, 两间病房可共用一前室。
2、病房设计
为防止交叉感染,疑似病房、观察病房必须采用单床布置;确诊病房可采用双床布置。卫生间尽可能布置于病房内靠污染廊一侧, 病房小环境内的空气流向也是由清洁一侧流向污染一侧, 医护人员的活动区域应位于病人的上风向位置。在双床布置的病房, 两床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病房设计应充分考虑病人由于对疾病恐惧和隔离治疗而产生的特殊心理,病房除了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还应具有较好的视野、温馨的室内设计、方便与外界沟通的可视对讲系统等,尽可能地消除病人的孤独和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垂直空间设计
传染病房楼应尽量避免中庭空间出现, 中庭空间会加大空气传播范围并为空调系统调压增加难度。在设计通长玻璃幕墙时应考虑房间分隔与楼板分隔处的密封处理, 避免不同区域的空间出现气流流通。病房与诊室的层高应考虑到空调管所占空间高度。由于传染病房楼病房外都有通廊,应考虑到间接采光的照度, 采光面积应满足规范内病房采光面积的要求。

传染病房楼的建筑设计在我国还处于探讨阶段。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各有差异, 设计标准也有一定的区别, 我们的设计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只是希望能够引起相关的设计者对此类建筑的借鉴认识, 使我们完善医疗建筑设计体系,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优质的空间环境。
来源:低温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