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2月9日讯(记者李治国)提到上海浦东的三甲医院,不少上海老百姓张口即来:仁济东院、曙光东院,长征东院、华山东院……之所以都命名为东院,是因为以上老牌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主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集中于浦西。近日,位于浦东陆家嘴的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了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中心的考核,正式迈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日前,东方医院在浦东展览馆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东方医院是本次等级医院评审中上海医务系统通过的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浦东依靠本土资源打造的第一家三甲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是依照中国现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规定而划分的医院等级之一,是中国最高等级的医院,代表了最高的医疗质量。我国首轮医院评审结束于1998年,时隔13年后再次启动,是对沪上现有医院实力的重新检阅。在本轮医院评审中,东方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同时晋升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与13年前评审的不同之处在于,主管部门提出要求后,交由第三方行业协会具体制订标准和实施,评审过程强化了公正性和独立性,突出了对医疗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比如,建立了医疗质量控制的“一票否决制”、引进了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标准等。上海市医院等级评审中心专家认为,综合评审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医、教、研水平,其晋升三甲是实至名归。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了东方医院三级医院综合评审工作启动仪式与揭牌仪式。对这一结果,徐麟表示祝贺并对东方医院近年来实现的跨越式发展表示了高度肯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向记者道出一段往事:九十年代初期,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赵启正询问巴斯夫、拜耳等刚刚落户浦东的外企高管:“你们来浦东投资有什么要求?”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能在20分钟内到达上海最好的医院。赵启正说:“我们当时的理想就是打造一个浦东的三甲医院,现在,理想变为现实。”

  多年来,囿于浦西与浦东之间的历史性差距,浦东地区医院少、设施旧、技术较差,“大病过江看”是老浦东人习以为常的就医方式。九十年代初期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新区政府制定了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相结合的卫生事业发展规划,重视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20年来,新区政府投入巨资,一方面让东方、市七、公利、浦南、新区人民医院等浦东本土综合性医院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引进仁济、儿童医学中心、华山、瑞金、曙光、龙华等浦西市级大医院及专科医院落户浦东建立分院,有效促进了浦东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自1993年来,新区政府在浦东新区投入卫生经费达81亿多元,初步形成了功能职责清晰、梯度设置合理的的医疗服务格局,极大地缩短了浦东与浦西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为建立健全惠及民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浦东的医疗事业一直坚持把全球化医疗服务作为发展目标。不少境外投资人认为:只有医疗服务跟上了,城市设施配套齐全了,浦东才能具有更强的经济集聚功能,开展更多的财富创造活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浦东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先试先行。

  十几年来,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发展体现了医疗行业的“浦东速度”,正是浦东开发结出的硕果之一。东方医院创建于1920年,是浦东第一家由国人创办的西医院。建院初衷是泽被乡梓,规模极为有限。九十年历史发展中虽几易其名,始终根植于陆家嘴地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1993年,在浦东新区社发局的牵头下,上海市东方医院面向海内外公开招募院长,并进行了全面改扩建,这家当时仅有县级规模和水平的医院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

  2001年,东方医院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各项水平取得了协调快速发展。为了支持医院创三甲,浦东新区政府先后投资了1亿多元用于建设医院信息系统、转化医学平台和人才引进。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一批批来自国内及世界各地的“海归”学者及三甲医院的医疗精英加盟东方医院,上海市东方医院几乎成了“移民医院”,而这种“移民文化”也为优质人才提供了展示才华和良性竞争的成长环境。不妨比较一下近年来东方医院人才结构的变化:1997年,东方医院高级职称仅2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5人,没有博士和硕士生导师;2011年,全院高级职称225人,博士生91人、硕士生242人,博导28人、硕导62人。医院多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医学领军人才计划、上海市医学“百人计划”、上海市浦江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启明星计划及同济青年优秀人才基金等,一批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成长。得益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东方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满足了在浦东,乃至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普通居民及外籍人士的医疗需求。2009年,在卫生部年医院管理质量万里行综合评比中,东方医院名列上海各大医院第四位,年门急诊人次近150万次,其中外籍病人已超过4万人次,位居上海各大医院前列。作为浦东新区医疗卫生中心,东方医院不仅承担了新区普通居民的日常医疗,还承担了在浦东召开的重大国际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如APEC首脑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财富》国际论坛、2008奥运会上海赛区、2010上海世博会、2010国际马拉松赛以及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美国总统布什、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奇、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沪期间的医疗保障任务,为上海和浦东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东方医院被市卫生局指定为世博会八家定点医院之一及世博开幕前唯一的定点医院。从2009年9月独家进驻世博局进行医疗保障,到2010年11月中旬世博会结束后的拆馆保障,东方医院共承担了世博会开幕式、中国国家馆日、高峰论坛、世博闭幕式、世博园A片区常规运转的医疗保障任务,A片区医疗站接诊23054人,居各定点医院之首。东方医院为保障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所做出的努力可谓全程、全面、全力以赴,获得世博医疗卫生保障特别贡献奖。

  东方医院创建三甲之路,倾注了浦东新区几任领导的心血,获得了同济大学的鼎力支持,承载着社会各界的关爱,寄托着东方几代人的努力与拼搏,是一段充满艰辛、激情与梦想的光荣旅程。谈到医院的发展,院长刘中民认为:浦东开发令东方医院享有天时、地利,这是历史赋予东方的机遇。三甲对于东方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东方医院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浦东精神,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资源优势,打造浦东卫生事业人才高地,建设三、二、一级医疗联合体,加快学科梯队提升,进一步提高医院内涵和国际化服务能力,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让浦东的居民充分享受浦东改革开放的成果。

  2011年的第一天,对于东方医院来讲又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旧楼裙楼开拆,新区政府投资9亿元的24层新楼将在裙楼旧址上拔地而起,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相当于再造一个比现在的东方还要大的“新院”。与此同时,由东方医院托管的上海市浦东医院已经封顶,并将于今年十月开诊。浦东医院是由上海市卫生局批准、由浦东新区政府全额投资(人民币十亿元)的具有三级医院配置的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核定床位800张,其服务半径将覆盖包括周家渡、上钢、杨思、北蔡等在内的80.11平方公里地区。作为浦东医院的兼职院长,刘中民坦言,东方医院将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对浦东医院的支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浦东医院造福于民。

  东方医院的改扩建与浦东医院的落成只是十二五期间浦东医疗卫生规划的一个缩影,据浦东新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浦东新区将加快一大批重点医院项目建设,估算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包括长征医院迁建,第六医院临港分院建设,第一妇婴浦东分院建设等。同时,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高端医疗项目,已经签约启动。浦东的医疗板块也因此充实和连接起来。浦东、浦西医疗资源共享,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今天,“过江看病”正在成为浦东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