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从规范到实践——脑卒中二级预防诊疗优化项目”近日在全国100家医院神经内科全面启动。

项目将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病因诊断,根据危险因素的多少和严重程度,对不同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分层,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脑防委副主任王陇德院士表示:“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和规范化治疗,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和致残率。脑卒中防治工程提出的32字宏观防控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高危筛查,目标干预’。该项目有助于构建并完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防治体系,推动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卒中防控,从源头——病房开始培养患者二级预防观念,督促患者做好长期的疾病管理工作,减少卒中复发。”

中国卒中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西方国家早10年,患者长期的依从性是重大的二级预防问题。通常,患者在出院后依从性就会下降,因此需要医生从病房就开始向患者强调二级预防的重要意义。有数据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比普通人高9倍,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率达到16%,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卒中复发可导致患者已有的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致残,并使死亡率明显增加。

专家指出:脑卒中防控从病房开始,意味着你面对的全部是脑卒中住院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瞄准目标人群。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复发风险评估和分层,使得脑卒中未来的预防工作更加精准化。此外,在住院阶段,患者对于治疗和康复的迫切性和重视度也会比较高,此时强化二级预防的观念也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提及精准医疗,不仅仅需要精准的诊断,更需要精准的治疗和药物。专家指出,针对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降压、调脂、抗栓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降低卒中复发率的有效措施。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和预防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重点药物,也是研究最充分、证据最多的一大类药物,患者应该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以降低卒中的复发几率。抗血小板药选择应以单药为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都可以作为首选药物;而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的高危患者,氯吡格雷获益优于阿司匹林。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