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市90%的老人在家养老,6%的老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同时,全市机构养老床位数量达到16万张,新建住宅也要增强适老性设计。

昨天,市民政局、市规划委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明确了2020年全市的养老设施和服务建设各方面的目标,规划将引导养老机构全部具备医疗服务能力。

规划首次明确“9064”养老服务目,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该模式是许多城市在养老服务上遵循的一种基本模式。

至2014年底,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321.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9%。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15万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400万人左右。

按照这一数据测算,2020年本市将有384万老人居住在家里,依靠家庭和社区养老设施安享晚年,将有16万老人入住机构养老设施集中养老。

因此规划提出,要在目前约10.9万张养老床位的基础上,到2020年达到16万张床位。其中,今后5年新建的5.1万张床位中,保障型床位约2.3万张,占新建数量的39%。加上现有的2.5万多张保障性床位,这类床位总数将达到近5万张,占总床位的30%。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将进一步体现养老机构的“兜底”作用。今后公办、公办民营养老机构,都需要优先收养失能、半失能和高龄老人入住,这些老人有强烈的护理需求,也是家庭养老负担较重的人群。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