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召开的市府常务会议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10项民生重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包括养老、公墓、福利院等10个重点工程计划建设周期5年,力争2018 年年底前全部竣工。届时,将新增养老床位7600张,新增孤残儿童床位1000张,逐步缓解墓地紧张问题,提升广州民生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据悉,10项民生重点工程分别是:市第二老人院、市福山公墓、市老人院扩建工程、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市第二福利院、市福利院特殊教育康复楼、市观音山公墓、市回民公墓、省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市天河军供站江村分站,分布在天河区1项、白云区5项、黄埔区4项。市民政局副巡视员杨雷在发布会上表示,这10项工程计划建设周期5年,力争2018年年底前全部竣工。

截至目前,市福利院特殊教育康复楼已投入使用;市福山公墓、市第二福利院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前主体工程竣工,市第二老人院已动工建设,市老年病康复医院将于2016年初动工;市老人院扩建工程、市观音山公墓、市回民公墓、广东省暨广州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仓库、市天河军供站江村分站项目等5项工程的用地选址、控规调整、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10项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新增养老床位7600张,新增孤残儿童床位1000张,新增救灾物资储备仓库超过4万平方米,并逐步缓解墓地紧张问题。

焦点问答

4%老人进入养老院,能行吗?

此前,广州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9064”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即90%的老人家庭养老,6%社区养老,4%的老人进入养老院。目前养老院的床位能满足这一目标吗?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叶芬表示,“我们一直按照‘9064’的目标在推进,4%就是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该说还是可以满足现在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

墓地紧张状况能否得到缓解?

在10项重点工程中,有3项与公墓有关,分别是市福山公墓、市观音山公墓和市回民公墓。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墓地紧张,才将这3项公墓建设列入重点工程的,“具体能增加多少墓地目前还未能确定,但肯定能逐步缓解墓地紧张的问题。”

有资质的护理人员缺口更大?

叶芬表示,这涉及医养结合的问题,“目前养老机构医疗力量还是不足够的,现在170家养老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的也就是40多家,所以需求非常大。接下来养老机构的建设,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的建设,医养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包括普遍内设医疗机构以及相关人员的配置,这些肯定都会考虑在内。”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