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公立医院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意见》公布并实施。根据该意见,黑龙江省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所有人员都将实行合同管理。该意见提到,要实现同岗同薪、同工同酬。编制内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编外聘用人员则签订劳动合同。

公立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所有人员实行合同管理,让医院掌握了用人自主权。退出通道被彻底打开,人员能进能出,等于打破了医务人员的“铁饭碗”。 特别是对聘任制医务人员实行合同管理,医院与医务人员建立起契约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将促成医疗机构人员的优化配置,有助于医院自身竞争力的增强。

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他们将不必再通过单纯的职称竞争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专业技能将成为冲破职业发展天花板的有力武器,它将激活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此外,由于不再受编制限制,医生多点执业就会减少顾虑。只要找到更加合适的医疗机构,他们就可以毫无牵挂地走出去。而医疗人才的流动性加强,不仅有助于医疗人才自身社会功效的最大化,也将为优化医疗秩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等医改举措的实施和加强创造条件,最终让患者受益。

与此同时,应创新考核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比如,实行考核规定与医院业务相结合、民主评议与工作实绩相结合、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并用实用足考核结果,与调整医务人员职务、级别、工资、奖励挂钩使用,体现“老实人不吃亏、无为者无机会”的考核理念,让所有医务人员产生紧迫感。

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约束机制与退出机制,明确规定多种解聘情形,真正打破医务人员的“铁饭碗”,使医生职业回归公共服务本位。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