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医疗费用的账单理清了,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兼顾,全民医保的“投入产出比”才会既合乎国计又契合民生。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17年底,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监测和考核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参保患者医疗费用中个人支出占比逐步降低。

公立医院改革已经拉开大幕,控费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五部委的红头文件设定了两个时间表:一是到2016年6月底,各地需初步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监测体系,使城市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总量增幅、门诊病人的次均医药费用、住院病人的人均医药费用增幅均有所下降;二是到2017年底,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中,个人支出的所占比例要逐步降低。

五部委拿公立医院“开刀”,抓住控费这个“牛鼻子”,可谓把准了民生关切的脉搏。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一大时弊。在全面医保情势下,看病贵不仅体现为个人支付多,国家支付也不堪重负。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35378.9亿元,个人卫生支出共11745.3亿元,比去年增长9.5%;而医院次均门诊费用为220.0元,人均住院费用为7832.3元,均比上年价格有大幅上涨。

基于此,对公立医院进行控费控的是不合理的增加费用,势在必行。只有把医疗费用的账单理清了,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兼顾,全民医保的“投入产出比”才会既合乎国计又契合民生。

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是,公立医院费用贵的主因是医院以药养医、以过度检查养医。而药品市场供应链和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又导致了医生、医院与医药代表等共抬药价、集体分肥,却由政府和患者来埋单这一怪圈的形成。

究其肇因,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过度市场化。当公立医院异化为纯粹的市场主体,医院的考核目标是盈利,医生的职业选择是逐利,公立身份变成了功利诉求。因而,医疗机构和医药(器械)生产经销商很快在市场中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患者则变成被宰的羔羊。全面医保实施,亟须恢复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的公益身份,但市场化惯性已经形成,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扭转。

找到看病贵的症结,就需对症下药。一方面,在断掉高价药品和过度检查这两项不合理费用来源的同时,必须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譬如增加诊疗费用和护理费用。当然,公共财政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控费改革,不应是只控不与,而应是取舍得当,否则就会导致新的利益不平衡。更要者,厘清医院的收费项目,公共财政补贴到位,公立医院才会恢复公益身份。对监管者言,没有全力投入的改革,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要优化现行医保体制,将统筹账户和住院费用、个人账户和门诊费用纳入统一的风险监控中,解决住院控费较严和门诊报销过宽的两极现象。

公立医院控费改革,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解。但是仅有时间表还不够,还要设计好稳步改革的路线图。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