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高铭华) 我国每年取得的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仅为20%,而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是不足8%。上周六,6位院士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呼吁,加快“转化医学”建设。目前军区总院已有自主研发便携式血液净化设备等多个转化项目在推进。

  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8%

  “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有一条‘鸿沟’。”22日,专程赶来参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教授王红阳说,医学基础研究应用到临床一直是个难点,高校、医院、企业之间界限分明,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时间长,且“鸿沟”有不断拉大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在我国每年取得的约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中,平均转化率仅为20%,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医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更是不足8%。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使我国在新药、新器材研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拉大。“军区总医院每年有4.8万人做常规透析,483例连续性血液净化,可所有血液净化设备都是‘洋枪洋炮’。”工程院院士、军总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志红说,因为设备全靠进口、价格昂贵,我国百万尿毒症患者仅20%接受透析治疗,大部分患者因无法承受费用而放弃治疗机会。

  欧美国家重金投入“转化医学”研究

  与会专家介绍,数年前,国外医学界提出了“转化医学”概念,即以临床需求驱动实验室研究,使学术研究、生物产品或药品研发更具临床针对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缩短转化时间。

  刘志红说,美国2006年即实施“临床与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计划,每年投入5亿美元;英国不仅启动了世界首个转化医学合作研究中心,相关投入也已达4.5亿英镑。在整个欧盟,用于此项研究的资金更是达到了60亿欧元。

  我国转化医学起步晚,但极受重视。2009年和2010年,工程院和中科院相继召开转化医学战略研讨会,卫生部部长陈竺亲自担任新成立的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主任委员。而军总的肾脏病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也吸引了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在内的6位院士齐聚南京。

  与校企合作,军区总院推进多个成果转化项目

  军区总院院长易学明介绍,该院的转化医学中心将以肾脏病研究、治疗为主。该院肾脏病研究所每年接收患者25万人,年收住院病人7000人次,累积的病人肾活检资料库已达42000例,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肾脏病资源库。

  “我们将开发中国自主品牌的血液净化设备,降低血透费用,让更多患者受益。”刘志红介绍,目前已有多个成果转化项目同时推进。除自主研发便携式血液净化设备外,军总还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同开发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国家I类新药,目前已通过一期临床研究,即将进入二期实验;分别与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组学中心开展的相关研究也在进行中。

  “我们希望其他医疗单位能建立更多医学转化中心,摆脱医疗领域受制于西方国家的现状。”易学明说。

  作者:查金忠 高铭华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