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民教授
建筑见证历史,建筑师见证时代,孟建民所经历的建筑之路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存在着脱离建筑使用本原状况较为突出,过分偏重建筑的外观形式,过分强调玄虚理念与刻意追求主观风格,本末倒置甚至舍本求末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环境中,30年的建筑生涯,从南京到深圳,从学术到实践,从建筑美观到人文关怀,孟建民坚持建筑服务于人民,在追问中不断成长,让建筑最大可能地回归“本原”。“本原”在哲学层面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是事物的重要成分,本原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强调注重设计的基本问题,关注设计给人带来的适用结果,探寻建筑形成的根据及本原目标。孟建民认为,“本原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服务于人,是针对中国当前建筑界的乱象进行总结、梳理、批判,从而形成的“让建筑服务于人”“全方位地关怀建筑当中所有人”的理念。
渡江战役纪念馆
一、健康要素
人的健康涉及空气质量、水的质量以及诸如声、光、电等环境因素。孟建民在建筑设计中运用全过程设计理念,在注重经济性的前提下通过协调各专业设计来创造优良空气质量、照明、声学的室内环境等来提高建筑对人的健康方面之影响,同时讲究健康要素配套,为使用建筑的人提供多元化的、丰富的健康和运动的功能使用需求与内容。健康理念在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人员密集且长时间停留的建筑类型中非常必要,在医疗建筑设计中也尤为重要。秉着这种理念,孟建民设计了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方案最大的特色是在整体结构上设计了一个贯穿医院建筑的公共体系——“医院街”,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会议、行政办公、科学研究、教学培训、后勤服务等综合功能有机组合在一个简洁的“圆形”建筑内。各功能区通过“街”来组织,暗示了医院内部的逻辑关系;在各医疗单元之间则引入形式丰富的庭院,提供通风与采光,大量的绿色植物为病人、来访者和医院的员工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就医和工作环境。
合肥美术馆方案的设计灵感源自民间儿童游戏棒。长短不一的杆件通过搭接、组合,产生富有张力的抽象形式。随着数量的增多以及搭接位置的不同,形式生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
二、高效要素
高效要素,指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运营时的效率,包括功能、能源、生态、经济等各方年的效率是否极大地提高。孟建民长期从事医疗建筑、办公建筑、城市综合体以及口岸枢纽等大型复杂建筑项目的创作实践,积累较多提高建筑效率的方式与经验。针对新医疗建筑的设计特点,其强化对“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系统性研究,同时在“医院街”的基础上提出“医疗城”之概念,完成的大型医院在运营效率上都有很好的反响。在着眼超大建筑效率研究的同时,也对住宅户型进行了极小化研究。孟建民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设计出空间合理最小化的“微型多功能建筑单元”,为人们提供一种在相对小型化空间中可以满足人的室内起居、活动的建筑单元,极大地提高了单位住宅面积的使用效率。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人文关怀要素
建筑要服务于人,就要让进入的人感觉到建筑的关怀,这就需要设计者关注每一个细节问题。孟建民在建筑创作中关注当地的历史、人文、气候、文脉等因素,同时充分运用和发挥现代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探索出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是孟建民设计的文化建筑代表作。渡江战役纪念馆建筑群整体布局由北向南由解放广场、纪念馆、总前委雕像、胜利广场、胜利塔依次展开。纪念馆主体建筑为四层钢混凝土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巨大的馆身犹如两艘并排行驶的雄伟战舰,结构新颖,造型独特。高大的渡江战役总前委群雕像表现出五位领导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宏伟气度。胜利塔象征着军民万众一心、不畏长江天险的万丈豪情。在医疗建筑设计领域,孟建民提倡“全方位关怀”的设计理念,作为本原设计理论人文要素的内容之一,即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贯彻对患者的关怀,也应考虑到对医务工作者、后勤服务群体、探视、陪护等各类群体的关怀。
获得梁思成奖,孟建民将它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是一个新的起点,要把对自己的要求提得更高,创作出更加完美的建筑设计,把“本原设计”理念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怎样做一个好的建筑师,要日有三省,经常反思、总结,不断追问,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流于习惯、流于一般,创作出有思想、发展、进步的建筑”,孟建民说。
来源:广西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