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9日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政策放开了,配套措施是否跟得上?医疗领域如何应对?

专家说法

29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对外表示,下一步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的衔接。要加强生殖健康、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表示,今后“全面二孩”政策放开,每年多出生几百万新生儿,这并不会导致医院和学校的资源紧张。而当下出现的所谓幼儿园不足、产房不足等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表示,北上广等大城市目前有相应的人口调控目标,在生孩子的产房和床位等数量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是,特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会变得非常稀缺。

人口专家、国务院参事马力表示,如今不止是北上广城市,各省的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承接即将出现的生育小高峰,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准备床位和多种资源等措施。

陆杰华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达到政策的预期目标,实现人口健康发展,并且让大家敢生二孩、实现长期稳定适当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鼓励和引导符合政策的育龄妇女在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下生育。尤其是社会公共政策,从女性职业、产假、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推动,降低养育成本。

福建省统计局官员姚美雄则表示,要加强对高龄育龄妇女相关生育知识的宣传和抓好高龄产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对妇幼医疗人员和设备投入,提高对城乡幼儿园的投入力度。

北京:未来三年计划再增加产科床位1000余张 可增加约7万人次分娩量

尽管“单独二孩”放开近两年的时间里,从出生人口及申请情况来看未到预期数量,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不少有生育意愿的夫妇刻意避开了“羊”年的生育时间。如今“猴”年即将来到,原本的生育高峰又与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相遇。从北京各医院的建档情况来看,明年或将迎来继马年之后的又一个生育高峰。据悉,目前医院明年6月份的建档名额都已满。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也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应对“单独二孩”可能带来的出生人口增长,北京未来三年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再增加产科床位1000余张,可增加约7万人次分娩量。

而面对马年时曾经历的一年接生17250人的生育高峰,市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目前医院通过将新生儿病床位由原来的26张改扩建达到了60张床,并添置新的设备,应对可能到来的产科生育高峰。

事实上,据北京市卫计委相关人士此前介绍,目前北京市助产机构有100多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北京市孕产妇分娩需求。2014至2016年,北京市每年可容纳分娩量分别约为29、31、33万人次,同时,还将进一步扩充调整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压力,医疗领域任重而道远!

来源:环球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