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渗漏一直是建筑界普遍头疼的质量通病,作为医院病房楼 ,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对其卫生间防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设计图纸会审及施工阶段的不同任务,提出了预防医院病房楼卫生间渗漏的途径和措施,为解决病房楼卫生间渗漏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法。

一、设计阶段对卫生间渗漏的前期预防

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材料的选择节点做法的选择,包括防水层延墙上翻的高度的明确。

由于病房楼卫生间普遍施工操作空间较小,又有地漏各种给排水管道等穿过,不易进行施工操作 根据笔者对以往工程的经验,建议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 聚氨酯涂膜综合性能好,涂膜致密,无接缝,整体性强,粘接密封性能好,在任何复杂的基面均易施工 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渗性弹性及低温柔性,且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由于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上述优异的特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明确规定,“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房间的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 ,宽同墙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该条为强制性条文,设计和施工单位均应严格遵守。

混凝土翻边与上部墙体接缝处为薄弱环节,所以卫生间周边防水层则应延墙上翻300mm 高以上,刚好可以翻过混凝土翻边,有蹲台的卫生间则应上翻500mm以上当设有淋浴时,上翻高度则不小于1800mm ,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设计时,宜使卫生间部位下沉50-100mm ,以方便地面找坡,卫生间完成后地面比相邻房间低20mm。 同时,在结构设计中,卫生间周围梁板位置要以建筑设计中卫生间位置为依据合理布置,梁侧边与卫生间墙面内侧平齐。这样,卫生间范围内楼板降低后,周围可保证墙面不错台,为后期装饰施工提供便利条件。

在设计时,各种立管应统筹考虑,尽可能集中布置,各管道施工完毕后,可以将所有管道包在管道井内,再在管道井外做防水 也可以在前期将管道井设置好,并设置管道井门,再安装管道 这样,即便是管道与楼板间因变形产生裂缝,也不至于有水从上一层漏到下一层 同时管道井应与风道位置统筹考虑,让管井紧贴风道,实现了卫生间墙面的舒适整洁。

二、图纸会审阶段对卫生间设计的再次把关

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时,设计文件已经形成 此时,施工单位可结合设计文件参照本文对设计方面预防卫生间渗漏的措施进行前期把关 把设计文件中会影响后期卫生间施工的设计因素及时提出,找出解决办法,避免盲目按照有缺陷的设计文件施工造成后期不可挽回的结果。

三、结构施工阶段对卫生间渗漏的预防

结构施工时,卫生间内的预留洞位置应严格依照安装专业图纸埋设套管,并有专人负责检查、 核对,避免因预留洞位置不正确造成重新打 (凿) 洞及可能影响结构安全和楼面渗漏等质量问题。 卫生间结构梁板钢筋(特别是板上部筋)要防止踩踏变形及下沉,混凝土浇筑时应指定专人看筋,并及时修正钢筋位置,混凝土浇筑严格控制密实度,从而增强混凝土的结构自防水能力。

四、装饰施工阶段对卫生间渗漏的预防

卫生间防水找平层的施工包括地面找平和墙面防水延墙上翻高度范围内的找平。 地面找平应坡向地漏,坡度正确流水通畅,不应有积水。墙体找平以控制墙体下部平整度和垂直度为重点,避免出现墙面凸凹不平及 “伸腿”现象。 对于底层卫生间,垫层下的回填土应保证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下沉造成卫生间渗漏。

找平层在阴阳角等部位应做成圆弧形,以方便防水层施工。管道及地漏四围留20mm*20mm 的凹槽用防水材料嵌填。 由于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还有墙地砖等后续施工,特别是当采用蹲便时,工序更为繁多,为了使防水层不被破坏,应在灌水试验合格后加做一道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可采用20mm 厚1:2 水泥砂浆,砂采用普通中砂。 另外,墙砖施工时,不得在地面拌制砂浆,局部防水层影响面砖粘贴时,应协同防水施工班组解决,不得私自破坏防水层。

五、卫生间地漏水管等特殊部位的处理

根据对以往工程的调查分析,卫生间渗漏大多集中在地漏、上下水管道周围、墙地面之间的接缝。 该类节点的处理是预防卫生间渗漏的关键。防水材料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墙地面之间阴角接缝处加做附加层。

特殊部位封堵可采用比楼板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加水泥用量2% 的膨胀剂或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5% 的防水剂分两次填缝,第一次填灌板厚的2/3,边填灌边用钢筋棒沿管身周同方向插捣密实。 待混凝土初凝后,将剩余1/3填灌至楼板顶面位置,填缝后应进行养护。

六、卫生间防水层的施工

防水层施工,材料是关键,应严把材料进场关.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按要求进行现场 复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应用于工程。 防水层施工前,土建应再次会同安装专业确定水电线路设计走向及施工质量验收情况,避免因管线不通造成返工破坏防水层。 聚氨酯防水层施工时,先对基层进行处理,把浮土、 水泥及混凝土颗粒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用水泥砂浆将地面做平,然后再做防水处理,要求表面平整、干燥。 这样可以避免防水涂料因薄厚不均而造成渗漏。 铺贴防水涂料时应涂刷均匀,不能有漏刷起鼓和脱落的现象。施工时注意防水死角,墙地面之间的接缝以及上下水管道与地面的接缝处,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应做附加层进行加强,预留凹槽用密封膏封严。上下层涂膜应互相垂直方向涂刷,且保证涂膜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灌水试验

宜进行三次灌水试验。 验收时要借助手持式照明工具(建议使用带蓄电池的照明灯,它比普通手电筒亮度高),不仅要检查液面是否下降,还要一丝不苟地检查每一个管道接口有无渗漏,越是不好检查的部位,越是不好施工的部位,对这些部位要作为重点进行验收,然后作好灌水试验记录。

第一次在地漏、管道周围灌缝后进行,仅对灌缝质量进行检查,在凹槽部位蓄水无明显漏水情况即满足要求。 第二次灌水试验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 第三次灌水试验在卫生间装饰面施工完毕后。 方法是将卫生间的所有下水道堵住,在门口砌一道25cm 高的坎,然后在卫生间灌入20cm高的水。24h 后,从下层观察检查卫生间四周墙面和地面有无渗漏现象,如果出现渗漏需要及时修补,修补后再做24h 灌水试验,对每次灌水试验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八、合理利用建筑平面图

病房楼中的卫生间普遍较多,少则几十间,多则数百间,当建筑平面较复杂时,卫生间防水施工中的质量检查与控制就更加不易。而巧妙利用建筑平面图的辅助记录标注功能,将每个房间、 每道工序的检查情况标注在图纸的相应位置,直到最终灌水试验合格为止。这样,即能直观地反应各工序的质量情况,从根本上避免漏检、错检,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九、结语

病房楼卫生间防水“预防易,治理难”!需要在设计、图纸会审和施工阶段均认真把握、有防范意识前后联系、层层把关。只要坚持以“预防为主”为原则、以施工阶段为控制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卫生间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来源:福建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