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得了大病肯定是前往北京就诊,现在北京专家来到咱家门口,看病方便多了。”河北燕郊居民徐桂兰告诉记者。实际上,这一变化是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合作一年后,当地居民最直接的感受。

河南省儿童医院1_meitu_1

河北省儿童医院门诊部

 

河北燕达医院位于燕郊地区,与北京通州仅隔一条潮白河,距离北京中心城区约30公里。虽然是当地最大的三级医院,但病床空置率曾一度达到70%。与此同时,北京大医院却一床难求。

2014年北京朝阳医院和河北燕达医院合作共建。北京朝阳医院40多名骨干医务人员在燕达医院从事医政管理、出诊和临床教学,覆盖心脏、妇儿、泌尿、呼吸等17个专科,这项举措,让包括徐桂兰在内的燕郊百姓尝到了协同发展带来的甜头。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突破口之一,从去年开始,京津冀医疗、健康一体化动作频频。三地探索医生跨省多点执业试点和新农合跨省结算试点,推进在医疗技术、卫生应急、疾病防控等层面的互联互通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格局,河北总体排在末端

河北与北京、天津在卫生筹资水平、医疗保健、卫生资源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资料显示,京津冀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数分别为3.2家、2.9家、0.9家,京津分别是河北的3.6倍和3.2倍。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朱会宾介绍,河北省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人才流失和患者转诊比较严重,导致高端技术成长缓慢、优质资源匮乏、基层能力薄弱、吸附功能较差,省内患者长期大量涌入京津特别是北京。

2014年,河北省三级医院和环首都14县(市、区)二级医院向京津转诊近1.8万人次;北京外来就医人员中,河北省最多,约占23%。河北省在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格局中处于末端。

河南省儿童医院2_meitu_2

 

北京儿童医院专家来河北省儿童医院坐诊预告

  业内人士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三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各自定位。根据京津冀区域空间布局和医疗卫生功能定位,北京应从诊疗中心发展为研究中心,担任区域发展协同的龙头;天津应发挥错位发展优势,成为首都功能疏解的分担者;河北省应全面提升能力,做京津功能疏解的承接者。

北京医疗资源“瘦身”,河北患者有所“回流”

京津冀医疗合作的终极目标是推进北京市功能疏解和提高河北省医疗水平,逐步实现各地患者的层级有序就医。

去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医疗和交通成为“先行者”,力求有所突破。今年医疗一体化步伐加快,以京冀医疗合作来说,派驻医生、团队支持、院院合作共建等已比较普遍,河北的公立、民营医院都已获益。河北患者也有所“回流”。

河南省儿童医院3_meitu_3

 

京津冀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协同发展高级研讨会现场

  在京津冀医疗合作中,儿童医疗的合作开始较早。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就与河北省儿童医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两院共同打造河北省儿童疑难杂症的诊疗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河北儿童医疗国际部。北京儿童医院知名专家定期来石家庄坐诊,并建立双向转诊和疑难重症远程会诊制度,实行“病人不动、专家移动”的就诊模式,提供京津冀医院合作新模式的成功范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通北京专家直通车远程咨询门诊,市民不用出“庄”,在医大一院就可以和北京知名专家“面对面”共同交流。

医大一院远程会诊中心负责人何杰27日介绍,北京专家直通车涵盖20余家三甲医院上百名知名专家。陪诊医生与患者交流后,会将患者信息上传,而后由北京专家为患者会诊,极大缓解了百姓看病难题。

无独有偶,目前京冀两地已确定在张家口崇礼县筹建“崇礼县创伤急救中心”;承德市妇幼保健院则加入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联合体;北京佑安医院与保定市传染病医院签署协议……京津冀医疗协同发展有序推进。

据河北省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河北全省已有25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建立合作关系,占到了总数的半壁江山;与京津两地的医疗卫生合作项目达到377个。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推进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与提升河北省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双赢过程。一方面,以河北省患者转诊北京为例,2014年度占北京就医患者的比例由之前的24%下降到16%,减少1/3;另一方面,以河北燕达医院为例,2014年门诊量同比增长3倍,住院量同比增长2.5倍,手术量同比增长4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协同发展仍有“梗阻”,三地医疗合作尚需统一规划

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发点在民生,落脚点也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三地民众,这是协同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动力源泉。

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医疗合作开展一年多来虽有一些亮点,但仍缺乏统一规划和配套政策,合作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医保政策、异地执业等老问题仍难解决,对接合作大多只停留在专家来坐诊、建立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浅层次,与过去相比没有大的进展。

燕达医院是目前京津冀医疗对接中较深入的一家医院,朝阳医院已全面接管医政管理、技术准入等。朝阳医院专家每个月平均出门诊68人次、每天手术十几个。燕达医院院长胡燕生曾坦言,“燕达目前最少缺100多个大夫、300个护士。朝阳医院一天才来一个主任医师,特别一过节假日就很发愁。”

与此同时,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直言,河北的医院希望北京的医生到河北来,但北京的医生是有限的,“我们医院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建议,要把北京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作为“孵化器”,培养出不同级别的专家,并形成区域医疗中心。

此外,河北一些与京津开展合作的医务人员反映,受医保政策制约,北京一些住不上院的患者想转过来根本做不到,这对以后京津冀医疗深度合作、疏解北京医疗压力都是障碍。举例讲,北京医保患者若在燕达医院就诊、住院,仍不能实现即时结算,需要先办理异地就医,出院后再拿着票据到北京医保单位报销。

在2015京津冀医疗融合发展论坛上,河北省卫计委主任张绍廉说,在医保的统筹层次、保障水平、管理制度等方面,三地差异悬殊,要打破体质机制瓶颈,其前路不易。

张绍廉说,北京、天津能够带动提升河北的医疗水平,患者不用辗转到北京、天津去求医问药,如此一来,既减轻了北京的就医压力,也减轻了河北当地患者的就医负担。

专家指出,京津冀医疗合作应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建立区域性统一规划,努力逐步实现区域医疗服务均等化,让三地百姓尽享“健康红利”。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