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条基层留言,均在第一时间回复,见证机关服务务实高效;2600多封感谢信、480多面锦旗,彰显医务人员德技双馨。这是2010年解放军总医院“作风年”建设的新气象——人心思齐、风清气正。
“键对键”、“面对面”——
机关新风扑面来
医院办公网开通“服务基层直通车”以来,无论工作多忙,政治部干部处处长李星杰每天一上班都会打开邮箱,查看来信。遇有出差,他首先要安排好这项工作。和他一样,全院机关各部处22名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把第一时间回复基层科室的网上留言作为最紧迫的工作。这是解放军总医院改进机关作风、主动服务基层的一个缩影。
听民声、知民意,方能解民忧。作风转变,体现在细微之中。
2010年初,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赵立东,通过“院长信箱”反映其所住单元楼出口没有设计斜坡,不方便老年人出行。当天,院长李书章就把邮件批转给了院务部,营房处处长刘国宾立即在“服务基层直通车”上给予回复,并安排专人承办此事,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能够引起院领导和机关的重视,而且办事效率还这么高,我确实很感动。”时隔一年,提起此事,赵立东仍然十分感慨。
网上“键对键”,拉近了机关与基层的距离;现场“面对面”,更让基层感受到机关的务实新风扑面而来。
“药品服务部现有的取药窗口少,患者等候时间长,请机关帮助协调解决。”
“首先,向你表示歉意,这说明我们工作还存在疏漏,我们一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让你满意。”
这段对话,出现在2010年9月25日的“机关处长与基层面对面”现场。
类似的场景频频出现,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2010年以来,我们已经组织了8场这样的活动。”医院办公室副主任侯晓鲁介绍说,“场场爆满,气氛十分热烈。”
公开问答,当场点评,专人记录,限期落实。2010年10月18日,站在改建一新的取药大厅里,门诊药房主任魏宇宁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药品服务部改建工程这么顺利,多亏了领导、机关真抓实干,主动服务,我们打心眼里欢迎和高兴。”
作风变了,机关与基层的心贴得紧了。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直抒胸臆的话题,已经悄然地从关心自身利益向关注医院建设转变。
“建章立制”、“实话实说”——
医疗质量求极致
2010年4月,一起医疗事故通报在全院引起极大震动。某地方医院一名护士因疏忽大意错误用药,造成患者严重不良反应。
尽管总医院没有发生此类事故,但是院党委高度重视,举一反三,深刻反思之后,形成共识:建章立制,严格奖惩,依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来提升医疗质量。
随后,《医务工作指南》、《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各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修订实施。规矩成形了,如何才能“落地生根”?院党委颇费了一番心思。
一本巴掌大的口袋书,涵盖医院文化、工作规范、考评处罚办法和附录四大部分,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医务工作指南》以这样的面孔出现,在常人眼中冷冰冰的规定,顿时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医院还专门谱写《制度歌》,在全院范围内教唱。刚性的医疗规范搭上文化快车,大家的认识焕然一新。
通晓规定,才能按章行事。临时考核,令医护人员压力倍增。对此,外科临床部骨科医生曹洪海感受颇深,有件事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一天上午,他在院里与临床部的两名机关干部相遇。没想到对方突然少了往日的寒暄,直接提问他《医务工作指南》的内容。
“刚开始,我真有点蒙了,幸亏平时记得牢,不然可就难堪了。”事后,曹洪海感叹。
考核抽查,只是序曲;严格处罚,不留情面,更显示出院党委的魄力与决心。
“假如术前我们能想得更细些,患者的术后不适就可能减少。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我们一定坚持按章操作,进一步加强医患沟通……”
2010年11月12日,医院每周五下午例行的会议,突然多了一项新议程。泌尿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普通外科和妇产科等4个科室的领导先后登台,将对9月份出院病人随访发现的问题向全院人员“实话实说”。
登台“亮丑”讲原因,此举在全院反响强烈,大家惊叹院党委抓医疗质量的力度。
时隔不久,6个单位因病案甲级率低于85%被点名批评,这些单位的医生全部参加病案书写专项培训;37名岗位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在网上公示……“人命关天,责任如山,总医院的每一名医务人员在工作当中都要慎之又慎、精益求精。”医院政委阮炳黎的话掷地有声。
“刚柔相济”、“典型示范”——
仁心柔术美名扬
“在北京我们举目无亲,可是在解放军总医院我们感到处处有亲人,是医护人员的大爱大德、仁心柔术将我的先生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2010年8月,一封来自宝岛台湾的信件寄到了总医院领导的案头,台胞简碧珠代表家人表达感激之情。
同样,山东农村患者崔保法怎么也没有想到,住院期间他给医生的红包,竟然3次都被退了回来。出院后,他只好让老伴动手绣了面锦旗送给医院。
漂洋过海的信件,亲手绣制的锦旗,不仅是患者及家人真情实感的寄托,更是高尚医德医风的真实写照。
风清气正,来之不易。2010年3月,一名医务人员因态度生硬,引发患者投诉。科室主任闻讯,当场向患者道歉。风波尽管平息,但院党委“旧事”重提,在全院通报批评了这起投诉,并责令相关人员作出深刻检讨,全院人员对照检查找差距。
对此,有人认为“小题大做”,而院纪委书记张保全副政委却一语中的:“医德医风只有好和差的区别,没有大小之分。抓医德医风建设,决不能心慈手软。”
2010年上半年,医院的医德医风满意度信息化评价系统上线运行,使监督范围更加扩大,让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置于阳光之下。
监督处罚只是手段,铸牢服务理念才是根本。医院在教育引导上力度不减,新招频出。
榜样的力量无穷,身边的典型最能打动人。“模范医学专家”卢世璧院士待患如亲,每次给病人做检查时,他都会先把手搓热;碰到有病人出院,他还亲自拿着拐杖夹在腋下作示范。总医院利用身边典型引路,在医院上下掀起了向卢世璧院士学习的热潮。
走出去,借助公共资源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是总医院的又一成功实践。2010年8月30日,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旧址,解放军总医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从此,在人民军队第一所正规医院的诞生地,总医院人又多了一处新的精神家园。赴井冈山参观见学也成了医护人员每年的必修课。
红军师长张子清舍身献盐救战友,老红军曾志一生无私魂归井冈,小井医院白衣战士视死如归斗顽敌……一批批医护人员在聆听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同时,也把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刻在了心里。医院专家组成员程东源教授在参观时动情地说:“想一想革命先烈的艰难困苦和奉献牺牲,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工作呢?”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10年以来全院医德医风综合满意度高达98.5%。社会的充分信任是对医务人员德技双馨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