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们共同关注老人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

1

国务院最近明确提出“养老产业”这一新名词;各路养老说层出不穷,比如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以及听上去很美的以房养老……当未富先老成为基本国情时,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眼下正集中步入60阶段。今天咱们来共同聊聊养老的那些事儿。

难题:养老现状与问题

2

如何养老也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民生问题之一。

1、少子化 空巢化: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认为,现在在家养老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少子化,另一个就是空巢化。

2、“城市的养老问题难,农村的养老问题更难”: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养老完全是由子女或者家庭赡养,这种相对单一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重挑战。

3、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有专家表示就现实数据来看,目前养老金缺口还不存在,但若现行养老制度不变,未来的养老金问题将会成为巨大负担这一总体趋势是确定的。

4、机构养老难以支撑养老需求:养老机构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且存在设备设施、数量、收费水平等问题。

模式:分层的养老模式体系

养老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留守老人”增多、“空巢老人”增多等增加了解决养老问题的难度;而在高龄老人当中,疾病治疗、生活照顾等也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不能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我国目前的主要养老模式有五种: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以医疗养老相结合;以房养老为高端。

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选择的养老模式都有所不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更多地是选择居家养老。

“以房养老”进入实践阶段

5

“以房养老”是指老人通过抵押房屋产权,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以房养老”是对当前养老模式的一种探索,但不是一定要通过银行反抵押的形式,老人也可以通过出租房屋获得租金,用来养老。

“居家养老”仍是多数人选择

6

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关,“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老人的首选,但即使是“居家养老”,随着经济发展,早与传统的居家养老需求有所不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养老已经有了大的转型趋势,只有自觉地适应它,才更有利于发展。

核心:医、护、养一体的养老医疗需求

3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1.85亿,养老需求逐年增加,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命题。

医疗养老是我国现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在养老需求增加的基础上,医疗已经成为整个养老体系的一个核心。老年人如何看病?如何护理?大额医疗费用该如何解决?城乡之间的医疗保障如何互相转换等问题都是亟需探讨与解决的。医疗保障是养老必须解决的问题,做到医、护、养一体其实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老年人就医体系,不管是医疗体系的完善还有老年人就医的特殊环境,老年人养老不是产业,回归到让老人过上好的生活最重要,能养好病也是最重要的。我国医疗体制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没有一个分级诊疗体体制,不管是普通门诊还是慢性病,三甲医院成了抢手热门,这显然是不利的,特别是对老人。老人的分级诊疗就涉及到社区、家庭医生的发展,如何让社区有专业的医疗设施和配备,应该是今后医疗的一个重点,这样不仅可以让老年人在有情况时尽快接受诊疗,还可以节约医疗资源,缓解大医院压力。

再有,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问题,在很多地方,一个很重要的医疗费用实际上是住院的药费很高,老年人中慢性病居多,如糖尿病、高血压的药费就很高。不过就药费方面而言,有些地区的确做了一些新的突破,比如做一个高质药品的单独谈判,直接与供应商联系,有的药价可以砍去将近70%,这是一个很大的降幅。药品的成本中创新成本很高,但实际生产成本很低,如果有一些药品供应商保证的市场,愿意做出价格让步,关键是看机构主动工作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女网

相关阅读:习大大访英,英国医疗体制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