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手术部内部的通道除了从卫生学的角度来安排各种流线,做到洁污分明、以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为基本准则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医疗活动的过程,所以手术部内部通道设置应该符合通道短捷与流程顺畅的基本原则。
1.
患者通道
患者通过交换区、洁净走廊进入手术室,术后在苏醒室复苏,然后被送返病房。这看似简单,但在现实中,仍会有这样
遗憾的案例:
如洁净走廊宽度过窄;自手术部入口至手术室的走廊转弯过多、距离过长;有的甚至呈现迷宫形式,不熟悉手术部的人员很难迅速到达手术室。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医护人员运送手术患者的难度与劳动强度增大,并且给患者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带来隐患。为使患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手术室,
手术部内担架车通行的洁净走廊的宽度应>2.4m,主洁净走廊宽度以3~4m的为佳。
如果是改扩建项目,走廊宽度应>2m;手术部通道应短捷顺畅,尽量减少担架车通行中的转弯次数。从交换区到达手术室的转弯次数应<4次;规模适中的手术部洁净走廊可采用一字形、T形或L形布置。规模较大的手术部可采用H形、王形或梳形,应该通过主走廊连通各支廊,避免一条走廊从头走到底、经过多次转弯才能到达手术室的情况。 考虑到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建议医院在手术部入口的换床区处,设置如医气终端、呼叫对讲、电源、监护仪等抢救监护设备。2.
医护人员通道
以上患者通道的问题同样会影响医护人员,导致手术医生不能迅速到位。除在建筑布局上避免缺陷设计外,建议医院在医护人员的通道上设置清晰的标识,给予明确的指引。医护人员的入口必须与患者的入口分开设置。有条件时,医护人员的入口应该与家属等候区保持相当的距离或分方向设置。最理想的是设置医护人员专用电梯,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家属对手术医生的不良干扰。
如果手术部卫生通过区与手术部分层设置,则卫生通过区应位于供医护人员上下交通的清洁楼梯附近,以便在更衣后通过楼梯迅速到达手术部。
卫生通过区的面积大小与卫生间数量多少应有充足的设计依据,必须考虑在此更衣人员的通过量,除了手术部自身的医护人员与外科手术医生外,还应考虑实习、见习医学生的数量,保证有足够的面积,为医护人员创造较舒适、宽敞的更衣环境。
来源:解放军306医院院长 、脑外科专家顾建文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