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接生 40万宝宝九医院今起停诊》追踪

  昨日,有72年历史的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简称九妇院)正式停诊。后天起,九妇院将正式搬迁至西三环外日月大道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本报曾报道)。尽管昨日已宣布停诊,但面对不断前来的孕妇和患者,医院还是特别开通了产科。截至昨日下午,共接诊孕妇30余名。

  此外,该院还组织了近200名孕妇到新院址参观,医院党委书记胡蓉平针对孕妇们最关心的价格、交通、服务等问题一一做出解答。

  地点:成都市西三环外日月大道(78路公交车可直达)

  大厅药品已上架 电脑已安装到位

  昨日上午9点半,近20名孕妇在家人陪伴下,乘坐该院提供的专用车前往新院址参观。目前,该院的准备工作正处于扫尾阶段。工作人员忙着装条幅、运送新棉被、打扫清洁等。

  在一楼门诊大厅,有一个圆形导医分诊台。该院党委书记胡蓉平说,这里至少设4名导医为患者服务。患者将很快被分诊,大大缩短了排队时间。

  记者看到,药房里的药架上已陈列了部分药品,崭新的电脑业已安装到位。候诊大厅内的6台液晶电脑显示屏则可以滚动播出8个诊断室的情况,并请下一位候诊者做好准备工作。

  门诊共3层 妇儿诊断室共用设备

  根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门诊大楼共有3层。第一层的左侧是妇科和妇女保健中心;第二层左侧是产科和产前诊断中心;第三层左侧就是传说中很神秘的生殖所,可以为患者提供试管婴儿助孕技术。

  第一层的右侧是儿童急病门诊;第二层右侧是儿保中心;第三层右侧是综合门诊。值得一提的是,综合门诊不仅仅是儿童专区,成人也可在这里看病。

  胡蓉平举例,耳鼻喉科就分为两个诊断室,一个是成人的,另一个是儿童的。原来擅长医治成人疾病的医生还是继续为成人服务,原来擅长医治儿童疾病的医生将继续为儿童服务。儿童诊断室和成人诊断室共用设备,实现了优势资源整合的目标。
[page]

  手术 26间手术室2间可做最高级别手术

  医院共设有26个手术室。住院手术室内还配备了两间能做最高级别手术的“百级层流手术室”。这些硬件设施,

  是目前市级医院中最先进的。据了解,该院定位于大专科小综合,核磁共振和造影设施都进入了医院的采购目录。

  病床 800张过道加床将成为历史

  整个住院大楼分布着800张病床。加上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的200张床位,医院共有1000张床位。

  胡蓉平说,规模扩大后,以往在过道里加床的做法将成为历史。

  特需病房:家庭般的温馨

  住院大楼12楼,是医院设置的特需病房。

  棕红色的木门、门上椭圆形的窗户,靠墙的衣柜,即将安装的液晶电视机、微波炉、冰箱、婴儿床和陪护床,怎么看都有种家庭般的温馨。孕产妇就算在厕所里出现意外,也能通过仪器报警。

  普通病房:两人一间互不干扰

  普通病房,是两人间。木门和衣柜变身粉色,小碎花窗帘,越看越像家。床与床之间,通过一张天蓝色布帘相隔,互不干扰各保隐私。

  产科病房区,每20个病床配备4个洗浴池。洗浴池的左侧,是一块操作台,每天,宝宝洗完澡后,就在上面接受护士的按摩,再抱回母婴室的婴儿床。

  华西都市报记者还留意到,在不同的楼层,装扮的色彩也不一样。在儿童病区,全是鲜艳的色彩,充满了童趣。

  手机能查诊断结果

  以往,我们到很多医院去就诊,都拿着一本纸病历。以后,到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简称市妇儿中心)去看病,只需揣一张卡就万事大吉了。甚至,你都可以不用带现金,直接刷卡就行。昨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向本报记者透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医院投入14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和管理。

  现在,市妇儿中心关于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全都准备到位。以后,市民前来就诊,需要先办理一张就诊卡。卡里会有你的相关信息,还能查出你的个人就诊历史信息,就相当于一本个人健康电子档案。半年后,这个信息化管理工程也将涵盖原来的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儿童医院。届时,三家医院的电子档案信息完全可以实现共享。通过网络,还可以查询自己的电子信息档案。以后,到医院不用再去麻烦医生东找西找,只需带个能上网的手机,就能查询到个人信息。

  化验报告可自己打印

  信息化管理还有一大好处,在市区看病的患者,除急诊外,所有检查标本都将送往市妇儿中心进行化验,但并不影响出报告的时间。

  届时在医院里,不用再像现在那样到专门的地方去找检验报告,而是通过医院显示屏提醒患者化验已出报告,患者可在自助机上自行打印。

  原址将变高档妇产医院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院长郑强接受采访时曾透露,包家巷原址将变成一个高档的、能刷国际金卡的妇产科专科医院。
[page]

  ▼新院改革

  全员竞聘需1900名医务工作者

  本月底,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式运行后,医院即将进行一系列改革,真正探入到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深水区。据了解,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将作为最核心的改革内容和方向。

  目前,3家医院职工人数为1600余人,搬迁后将实行全员竞聘。为了把就诊时间还给患者,以后还会给专家配备助手,一些杂事让助手做,专家一门心思看病人。该医院运营后,将需要1900余名医务工作者。下一步,医院将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力度,把合适的人才派往海外学习,学成归来后安排在领导岗位。

  ▼相关新闻

  成都市儿童医院元月上旬也要搬

  昨晚9点半,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成都市儿童医院将于元月上旬正式搬迁。此后,成都市妇幼保健院部分科室也要跟着搬迁。

  根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搬迁整体部署,25日正式启动市九妇院的整体搬迁,预计在一周之内完工。为了满足市民看病的需求,保留成都市儿童医院的门急诊和成都市妇幼保健院的产科及保健科室。

  位于太升南路的成都市儿童医院,由于只将住院部搬走,并不影响市民带娃娃去市区给孩子看病。据悉,该院原计划于元月8日正式搬迁,但不排除改变具体日期的可能性。成都市妇幼保健院会在成都市儿童医院搬迁后才开始搬。

  ▼新院之问

  解答准妈咪“十万个为什么”

  装修后敞一年甲醛检测安全

  昨日参观完毕后,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了27名孕妈妈。调查结果显示,她们对搬迁过程中临时生产、交通、价格、是否可开展预约服务、甲醛问题、是否有水下分娩设施等问题最为关心。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胡蓉平一一做了解答。

  有没有甲醛毒害?敞了一年

  再过半个月,曾娟的预产期就要到了。昨天一大早,她就从九里堤赶到九妇院去做检查。听说可以到新址参观,她便跟着一起过来看看。环境不错、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有些装修气味,这是她的直观感觉。参观完后,她做出一个并不艰难的决定:把卡转到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到时在那里生。

  胡蓉平说,医院装修好后整整敞了1年。此前,医院还请来专业公司对甲醛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是安全的。

  交通方不方便?摆渡车免费接

  家住东门的胥单红说,虽然有两路公交车可直达,但孕妇腆着大肚子四处转车很不方便。因此,希望医院能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方式。

  对此,胡蓉平说,近期,医院会在原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和成都市儿童医院设置摆渡车,免费接患者前往新中心。

  成都市政府也很重视此项民生工程,此前就曾与公交集团有过沟通。对方承诺,一旦搬迁完毕后,公交集团会设置公交路线,可以直达新中心。新中心有1000个停车位,能够满足驱车前来就医的病人需求。

  太大怕迷路?每层都有导医

  一孕妇说,她转了一圈后发现新医院太大,容易犯晕。她希望医院能减化流程,做出细致的指示标识,以及增加导医服务。

  胡蓉平回应:医院的分诊导医台将至少安排4名导医。每层楼还将安排导医在不同区域服务。医院还会设置很多指示牌,让患者不会有进迷宫的感觉。

  价格是否会上涨?上浮20%

  对于不少准妈咪关心的价格是否会猛涨的问题,胡蓉平说,价格还没完全敲定。由于新医院是按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建设,涨价是肯定的。价格初步估计与九妇院原价相比大概要涨20%左右。

  有无水下分娩?以后会增设

  一名孕妇问,很多国外医院都有水下分娩设施。新医院是否会尝试这种分娩理念?胡蓉平说,现在还没有安装,但不排除以后增设这类分娩的方式。

  搬迁期临产咋办?救护车待命

  有个预产期在1月初的孕妇说,这几天医院在搬迁,如果她等不到新医院运行怎么办?

  胡蓉平说回答: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将接收。考虑到市民的需求,这几天,九妇院的产科仍在工作,并不影响其建卡的孕妇。28日,医院将转运所有病人到新址。对于病情略重的病人,医院将一名病人配备一辆救护车、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护送。
[page]

  地点:市中心包家巷

  探访搬家前的九妇院:医生护士拍照留念

  昨天,是九妇院停诊的第一天。但前来就诊的人还是那么多。截至昨天下午,两名产科门诊医生共接待了30余名孕妇。未来,九妇院的原址将被一所高档的妇女儿童医院取代。同时,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将充当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的急先锋,将去行政化,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大刀阔斧地改革。

  还在看病挂号 比平时更累

  虽说停诊了,但挂号室的陈静显得比往常更累。

  清晨8点,陆续有病人前来就诊。虽然院门口张贴有公告,但患者还是要问个明白。

  往常,上午每个医生的号都挂得满满当当,还要不断加号。到中午,陈静至少要为200多人挂号。昨天,直到下午4时许,她只挂了近30个号出去。

  医院在搬家前就对病人进行了转院的动员工作,特别是对危重病人讲明搬迁可能带来的危险,但也有病人坚持和医院一起搬。

  记者看到,除了设在住院部一楼的急诊科、产科还在接诊外,其他科室均已经结束了诊疗工作。“我们还在对住院病人进行筛查,本月28号开始将住院病人转运到新医院。但如果不适合转运的重症病人会转入成都市妇幼保健院治疗。”

  不舍之情 老医生拍照留念

  昨天一早,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开始了整体搬迁工作。“再拿两个编织袋来,不够装哦。”昨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在九妇院看到,虽然不

  少科室的医护人员最近几天都陆续在做资料和医疗设备的打包装箱工作,但由于医院已有72年历史,整理打包的工作量相当庞大。老医院和新医院数百名医生均加入到搬迁工作中。

  而很多医生包括退休的老医生都来照相留念。“我五十年代就在这工作,还是有感情的。”看着身后远去的老医院,不少医生护士都流露出不舍之情。据介绍,成都市第九人民医院建院以来,这是第一次迁址。

  最后坚守:试管胚胎留在旧址

  在整个医院的搬迁工作中,医院生殖所显得尤为特殊,成都市市级医院的第一个试管婴儿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是个男婴,1999年10月出生,现在已经11岁了。随后每年都有不少试管婴儿在这里出生,有30%是双胞胎。”生殖所主任周瑞年说,“目前实验室里,还有正在进行培育的试管胚胎。所以搬迁工作要相当小心。”虽然新医院有更先进的培育试管婴儿的设备,但目前已经完成相关医疗程序的试管胚胎会继续在旧址完成所有医疗程序,不会搬迁到新医院。

  成都医院为何纷纷外迁

  专家:市场需求使然

  几年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曾搬至武侯区高新南区繁雄大道。25日起,市九妇院也将外迁。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各方渠道获悉,除了外迁的趋势外,还有部分市区的医院正在发展壮大中。对此,一名不愿意具名的业界专家说,这与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密切相关,是一种市场行为。

  市妇儿中心:搬至日月大道1617号

  2005年,经成都市政府批准,整合市九妇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资源,成立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总投资4.75亿元。

  经过近5年打磨,市九妇院全部、市儿童医院住院部、市妇幼保健院除产科和部分保健科室外,全部搬迁至新址。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新南区建“分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文琴曾经向本报记者披露过,为解决患者停车难和看病难的问题,医院将修建一个较大规模的地下停车场,还要在高新南区建一个“分院”。

  省妇幼保健院:将搬至沙西堰西二街

  省妇幼保健院一直在金牛区抚琴西路338号。几年前,医院就在谋求发展。后来,看中武侯区沙西堰西二街290号。昨日,记者了解到,新址正在修建中,3幢房子已投入使用,用作实验室和行政楼。

  据悉,等一期工程完工后,医院的住院部就将搬过来。抚琴西路的原址,将变身市内门诊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改造搬迁

  近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将进行搬迁,从已经驻扎了两个多月的ECT楼(门诊大楼西侧)搬回医院大门口的急诊科。今年9月,急诊科在原址实施封闭改造,将挂号室、诊断室及抢救室全部连通,放射、B超等检查也单独在急诊科设立了检验室。

  锦江区妇幼保健院:将搬至沙河堡

  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到,锦江区妇幼保健院也在谋划发展与变革。据悉,规划中的医院新址在沙河堡。至于市内的几处旧址将有何用途?还不得而知。

  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升格为区人民医院

  相对于这些大医院的朝外搬迁与扩张,成华区妇幼保健院正在悄然壮大。

  今年下半年,成华区妇幼保健院正式更名为成华区人民医院,服务的范畴不仅局限于妇女和儿童。

  与此同时,市区的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正在逐步壮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