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检设备也好,安检人员也好,对于医院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因此也只能说明了目前形势的严峻。安检门是否发挥到作用了呢?

一、对医护人员:心理安全 vs 实际保护

首先,加强保护力度对于医生的心理来说是一种安慰。医生的角色并非是孤立无援的,医患矛盾本就不是面向个人。这其中的不公平显而易见,当医患矛盾发生时,患者可以对医生采取暴行,但是医生却需要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与患者发生严重争吵,动手更是万万不能的了。保安人员及安检人员作为第三方,能够更好地解决矛盾。最基本的,避免「动手」。

同时,安检的确能够将一些危险物品拦截,对许多人有一些警示作用。在医院安检门旁的大透明箱中,就堆满了患者及家属投入的香烟及火机。在医院禁止吸烟,尤其是心内科病房,烟雾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以往医生的三令五申效用不大,但在安检门前,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掏出这些物品。

二、就医不便,效率低

医院采用安检,可见国家的卫生部门的初衷是为了扞卫医生的权益和生命安全,但在医疗场所增设安检这一做法却值得商榷。与之前的警铃与监控相比,安检的确算是大阵仗了,可能给患者就诊带来一些不方便。一般的省级医院门诊量是很庞大的,人员流动很大。有的患者要看病,检查需要往返好几个地方。医院住院处多,排列杂。患者与家属在看病时,最直接的感受是两眼一发黑。在这样的环境下设置安检,不仅减慢了人流通行的速度,更增加了门诊就医的混乱。使得本来的就医麻烦更加雪上加霜。在这过程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也产生了新的矛盾与纠纷。

三、激化医患矛盾

更令人担忧的是,设置安检会不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的潜在矛盾。杀医、伤医事件作为热点话题,本就沸沸扬扬,而犯罪事件属偶发个例,设置安检似乎摆明了医院将所有患者当作了潜在的危险分子。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对立面更加明显。一些对医生医院没什么抵触心理的患者情感受伤,对医患关系长远影响是不利的。

四、浪费医疗资源

安检资金的投入也不能小觑。现在优秀医疗资源本就稀缺,医院人满为患,医疗的效率至关重要。医院要发展,医护要提高待遇、提供学习机会,这都是在眼前的问题。在一些大医院,医护人员的食堂就餐环境都得不到保障,安检的安排无疑成为医院的负担了。安检设备的日常维护、专业人员的聘请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使一些医院难免形式主义,安检门虽在,电源都未通,能起的作用无非就是警示患者了,还需配备人员维持秩序,得不偿失。

五、小结

医院安检的利与弊并非三言二语能道清,医患关系也是冰冻三尺。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发生问题后去弥补。我们的医生朋友们在苛刻的要求下,在不利的舆论中,请收起人人自危的心,也收起委屈和批判,更用心去了解患者,去了解我们医疗环境,更重要的是,每一天增进我们的技术和责任心。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可见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摆正这些法宝的顺序,那么安检门不安全,真正保护我们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来源:华夏医界网

相关阅读:医院用电管理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