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主编来了》在微信平台开设两周时间,筑医台同行、新老朋友忙着提问,小编在后台忙着收获、编辑,收获的不仅是诸位的满满求知欲,还有一份对新设栏目的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为尽早将专家分享的“干货”第一时间送达给各位,小编不曾耽搁,将所有问题统统砸向了我们可爱的“主编”陈金雄老师,其他不表。

下面,赶快跟随小编一起来看下来自陈金雄老师和线下同行的智慧碰撞吧!
QQ图片20150901094308
                                      陈金雄老师

1.陈老师,您好,我们要多久才能实现医院人工智能,未来会有哪些模式?

答:医学人工智能需要分阶段和分层次来实现,美国著名的信息化咨询公司Gartner把电子病历按智能化程度分为5个阶段,即采集者、记录着、助手、同事和导师。目前电子病历大多在采集者和记录着阶段,最多达到助手水平。但可喜的是,IBM公司投巨资把沃森机器人用于医疗领域,发展医疗人工智能,取得可喜成果。“沃森医生”已经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上岗,通过沃森的认知计算能力,从病人病例和丰富的研究资料库中寻找资料,帮助医护人员找到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IBM沃森业务部主管马努基Ÿ萨杰纳则公布了一项数据:在最先应用沃森医生的肺癌领域,目前90%护士都按照它的指令进行工作。

因篇幅所限,建议购买阅读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会更系统介绍。

2.您好,如何规划医院信息化项目整体?

答: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医院系统通常由上百个乃至几百个系统系统组成,信息化规划非常重要。做好信息化规划要重点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一是信息化规划要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战略规划,是医院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要远望星空,信息化规划要紧跟国际和国内行业发展的动态;

三是要脚踏实地,信息化规划要紧紧抓住人的需求,病人的需求,医护人员的需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以及决策支持的需求等。

我总结了信息化规划的30字方针,即现状与问题、目标与任务、计划与步骤、职责与分工、困难与挑战、预算与依据,供参考。更详细内容,欢迎关注我作为主编正在撰写的《迈向智慧医院之路》这本书。

3.陈主任,您好,国内数字化医院要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才能与国际接轨?

答: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发展经历了单机版、部门级应用、以HIS为主体的全院级和目前的HIS+阶段,下一步要逐步向全面、全程、闭环、专业、集成、移动和智能的数字化医院迈进。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还面临不少挑战,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理念问题,由于大型公立医院长期处于比较垄断地位,从来不愁病人,医院基本上还是行政化体制,导致“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的还不够深,不够牢,制约了医院信息化发展;

二是管理思路问题,信息化要求业务模式、诊疗流程要非常规范化,同时从需求角度讲,只有管理精细化才会对信息化有更多要求,因此管理粗放化也是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是建设方法问题,客观地讲,大部分医院还是想重视信息化的,并愿意为此投入一定经费。但现状是不少医院管理者想重视却不知如何重视,想投入怕失败,缺乏正确的信息化建设方法,缺乏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顶层设计,导致有不少信息系统建设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四是经费投入问题,尽管最近几年医院信息化投入持续增加,但仍然只占医院年收入的0.5-0.6%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3-5%,还有很大的差距。另据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调查,2012年认为“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资金支持”是医院信息化发展主要障碍因素的比例高达72.07%,因此经费投入不足依然是医院信息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五是软件产品问题,目前医疗信息化产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软件产品总体上层次不高,同质化比较严重,既缺乏专业化、个性化程度高的有特色的产品,更缺乏能为医院信息化整体把握,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企业,医疗信息化产品难以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需求;

六是人才队伍问题,一个行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而这恰恰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软肋,与医院其它学科比,与其它领域的信息化人才团队比,医疗信息化人才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与国际接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理念接轨。

要高度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务人员为主体、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建设理念;

二是技术接轨。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社交网络这五大新技术给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重塑企业等社会组织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这些影响都将是革命性的,专家们将它们列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发展技术,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要充分应用这些新技术,确保信息化建设技术领先;

三是应用接轨。

要注重系统的用而不仅仅建。国内不少医院系统建了不少,但应用效果并不好。这跟建设理念有关,也跟建设方法不当有关。信息化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需求来建。我提出信息化建设的16字方针:“需求牵引,顶层设计,管理导向,技术实现”。

4.您好,面临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医院何去何从?

答:最近多次讲课在提到面临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医院何去何从时,我都用这7个词来回答,即“全面、全程、闭环、专业、移动、集成、智能”。如果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可以用三句话来高度概况:“

以病人为中心

,对患者实现全程智能化服务;

以临床为核心

,对诊疗实现全程智能化处理;

以管理为导向

,对对象实现全程智能化管控”。更多内容建议阅读《迈向智能医疗》,会给更详尽的解答。

5.陈主任,您好,怎样实现医院信息集成?通过哪些手段实现?

答:信息化发展趋势一定是前端越来越专业化和智能化,后端越来越趋于集成融合和知识管理。智能型医院理想的建设架构是围绕医院建设发展目标,按照规范的信息模型,通过集成平台把各个专业厂商的系统进行统一的集成和融合。这样的好处是可以采用业内最好的专业化系统而不必担心集成问题,将来某个系统觉得不能满足要求,只要更换某个系统就可以了,就像汽车换个轮胎一样,而不要因为对某个局部系统不满意而更换整个系统。

集成的目的是为患者、医护和管理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信息系统。作为使用人员,他们希望通过集成与融合让信息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体化的信息门户。

使用人员不用通过不同系统来处理不同的事务,浏览和查询不同的信息,通过基于统一门户就可以处理和查询相应的事务以及所需的各种信息。

二是图形化的信息展现。

引入关键业绩指标、仪表盘等新的理念和展现工具,使用人员进入系统后马上就能看到自己最关注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图形化和人性化的界面进行展示,并能逐步深入,由宏观到微观,可以逐步找到所需的所有信息。

三是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信息系统不是大而全而是深入专科应用,就像大医院专科医生一样,为使用人员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四是智能化的应用系统。

完善的知识库和辅助决策支持等系统,使得系统不但具有普通信息处理的功能,还可以提升人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五是最优化的业务流程。

实现全数字化的门诊流程、病房流程以及其它业务流程,简化就医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围绕这些需求,信息系统必须是在建设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数据的高度融合、应用的高度智能和流程的高度优化。

集成的技术方案很多,有基于数据库访问的集成,有基于标准数据接口像HL7标准的集成,有基于中间件和动态链接库的集成等。集成平台由于具有“系统耦合度低、集成简单化、连接标准化、可维护性强以及方便管理”等特点,逐步受到医院和厂商的青睐。但集成平台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更关键的是要有集成的意识和方法。

首先医院要有集成的理念和意识。

医院在上每一个新系统的时候,事先一定要想到,未来哪些系统可以做整合,系统要预留好接口,也就是一定要有整体规划和设计的意识。比如哪怕实施一个挂号系统,就要有患者主索引的概念和规划,不要期待未来用技术来解决。做医嘱或电子病历等核心系统时,就要懂得接口一定要开放,不然数据获取不了,业务流程不清楚,交换什么信息也不知道,这样的话,不管做不做集成平台,都没办法实现数据交换、信息共享。

其次医院要有集成的思路和方法。

有了集成理念意识,还要有集成思路和方法。搞好集成要遵循以下思路:一是要以模型为导向。一定要构建一个信息模型,该信息模型是业务模型的信息展现。在医院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以医嘱为主线”。医院服务对象主要是病人,病人到医院主要就是看病,也就是临床;而临床无疑是围绕医嘱展开;而这需要全新的设计思路,首当其冲的就是患者服务。病人来医院是看病的,呼叫中心、预约挂号、登记等都属于服务范畴;而临床业务一定是医院的核心业务,包括医嘱、医疗护理、手术等等,而核心业务需要资源来保障,需要药品、耗材等。接下来,就是收费问题等;二是以需求为牵引。需求应该主要围绕患者服务、临床诊疗和管理决策这些主要业务。

在医院信息系统从一体化迈向集成化过程中,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哪些系统需要一体化,哪些系统需要切割?对于紧耦合的系统,比如医生站、护士站和摆药系统等,因为大部分数据已经通过数据库进行集成,系统已经做得很好,建议还是尽量不要去动它。也就是说,紧耦合的、相对比较核心的系统可以先放一放。可以先维持现状,条件成熟后再做集成;而对松耦合系统,比如检查、检验等系统可以优先考虑。对于电子病历系统,在线病历可以保持现状,但归档病历就非常适合用集成平台归档到临床数据中心平台(CDR)。因为一旦出现问题,现有的在线系统不会受什么影响。即通过临床数据中心的信息集成,进行数据展现。这样既可以维持现状标准,又可以比较规范地树立一个集成数据中心,同时,还坚持以医嘱为纽带,使数字化医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医者。

第三才是技术和手段。

即选择什么集成技术和手段来实现,数据库集成、消息交换或者集成平台。技术手段只有合适不合适,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一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在集成的优点愈来愈明显之后,很多医院也开始了集成的工作。在进行集成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医院内所有的程序都应该集成到集成平台上?

通常来说集成应该是服务端的集成,并不只是简单的将程序集合在一起。集成要能够清晰地处理工作流程,精简传输必要的数据,又可避免集成后的系统太过庞大复杂,使得集成后的维护和更新扩展简单可行。

6.陈老师,请问如何让集体转变观念,从被动建设转变为主动建设?

答:只要心中有病人,只要心中有用户,就能从被动转为主动,理念是第一位的。

7.陈老师好,请问我国RIS/PACS建设足够成熟了吗?是否还存在着某些问题?这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谢谢!

答:RIS/PACS建设现在已经足够成熟。正好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正在组织撰写的《中国医院信息30年》一书中的“PACS”一章由我来写,我把我国PACS发展定义为4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主要是上世纪90年末,系统应用以单机版和部门级应用为主;二是起步阶段,时间大概在2000-2005年,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为代表,部分医院实施了全院级和集成化的PACS/RIS;三是发展阶段,时间大概在2006-2010,大部分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三级医院都实施了全院级的PACS/RIS;四是普及阶段,2010年以后至今,PACS应用已经很普及,这个阶段主要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三级医院基本普及。

PACS在国内医院中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北上广一线城市三级医院PACS已经基本普及。

二是县级医院加快建设。

2010年,卫生部安排了53.3亿元(250万元/县医院)用于县医院能力建设,规划改善2130所县医院医疗设备条件,优先安排PACS系统。在该政策的支持下,2011年,县医院PACS建设速度大幅加快,该政策对于推动PACS的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是区域建设发展迅速。

像宁波鄞州等不仅建立了区域PACS,还实现了影像远程诊断等业务。

四是专科应用成为趋势。

以医疗业务的细分为基础,发展出来心脏PACS、B超PACS、眼科PACS和牙科PACS等。

如果说问题的话,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流程支撑不够。

全院级的检查预约、自助打印(报告、胶片)和移动互联网推送应用还不够全面,检查这一环节诊疗流程还有待优化;

二是模式创新不够。

影像学诊断不像临床诊断,无需面对面,远程诊断完全可以成为新常态。像县级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现在设备并不差,但缺少影像诊断医生,完全可以借助PACS/RIS实现远程诊断,创新影像诊断模式,无论设备资源和医生资源都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但现在除个别地区像宁波鄞州外,应用并不普遍;

三是技术应用不够。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这些新的技术在PACS/RIS中完全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因为在所有医疗信息标准中,DICOM标准应用是最好的。如果医学影像能够存储在云端,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远程调阅,完全无需打印胶片,无论从成本、环保和临床诊疗等方面都可以发挥更好作用。

8.陈老师你好,在国内一种疾病可能有N种治疗方式,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如何实现数字化自动化呢?

答:医疗大数据、精准医疗与智能诊疗。精准医疗的目标就是要为每个病人量身打造出最优的治疗方案,使疗效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从分子角度来寻找病因,简单来说,需要对每个人进行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时代标志着基因检测开始成为临床诊断重要的标准之一。在精准医疗方面,医疗大数据带给人们不仅仅是最优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而是通过数据的挖掘和筛选,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改变作出正确的指导。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劳埃德·米诺在推行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时提到:“我们已在和谷歌、苹果公司合作,也将与更多中国科学家合作。”劳埃德这里说的“合作”,其实就是通过医疗大数据的挖掘和筛选,给政府、医保政策制定者、医院以及大众更好的生活方式指导。

2020年以后的社会,我们会看到大数据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任何商业的行为都将回归到人性的行为。大数据的积累,最终会回归到以人为中心。人的一切行为是否能够形成信息化,没有人能够回答,但是以人为本形成的数据化,这是已经实现的时代。

建议购买阅读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会更系统介绍。

9.陈主任,您好,请问如何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连接患者和医生?

答:在我作为主编即将出版的专著《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一书,我把医院归纳为三重职能,即“连接患者与医生,医疗业务协同和医疗责任主体”。在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患者只能到实体医院里寻求医疗服务,医生也只能在医院里提供医疗服务。而移动互联网让患者能随时随地找到合适的医生,获得合适的服务。无论是华康、健康之路的预约挂号还是春雨的轻问诊,无论是慢病管理和Uber以及滴滴模式的私人医生,无论是远程诊断还是远程医疗,这些移动互联网平台都可以让患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心仪的医生,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我即将出版的新书《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会更系统介绍,建议购买阅读。

10.陈主任,您好,我是北总信息科的工程师。去年大连会议获赠您编著的《迈向智能医疗》,很荣幸的成为该书第一批读者,该书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完备的理论基础。现有一些疑问需要您答疑解惑,在数据共享方面您提出两个共享深度:简单数据交换和全面数据融合,我想问一下什么样的系统算是实现全面数据融合?目前有没有范本可供参考。

答:在《迈向智能医疗》书中我把系统集成分为三类。一是界面集成,其实就是门户的概念,也就是对于用户来讲,不管面对的是多少个系统,他们只要单点登录并通过统一的门户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信息还能以集成视图的形式统一展现;二是系统集成,就是围绕最佳的业务流程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如把检查医嘱系统传送给PACS/RIS,PACS/RIS又把结果信息系统传送给临床医生工作站;三是数据融合,其实就是数据中心的概念,把不同信息系统产生的数据以规范的数据格式和统一的数据标准集中统一存储管理。例如,临床数据中心(CDR)就是各个临床信息系统数据融合的结果。这需要从三个角度去考虑:一是数据乃至整个系统都需要一个主索引作为核心的引导者;二是根据需求形成较完善的数据中心;三是所有的数据都要有对应的标准。北大人民医院已通过HIMSS7级,应该不错,可以去看看。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这方面也做得不错,有机会也欢迎过来参观。

11.您好,如何打通信息接口问题,以及信息安全的保障?

答:这也是集成问题,打通信息接口属于系统集成问题。集成的技术方案很多,有基于数据库访问的集成,有基于标准数据接口像HL7标准的集成,有基于中间件和动态链接库的集成等。集成平台由于具有“系统耦合度低、集成简单化、连接标准化、可维护性强以及方便管理”等特点,逐步受到医院和厂商的青睐。但集成平台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更关键的是要有集成的意识和方法。

在集成过程中尽量少用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方法,采用标准化、中间件和集成平台的方式,信息安全会更有保障。

12. 陈老师,您好,什么是大数据思维?

答: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基因组学和电子病历等系统的有机结合,必然产生医疗大数据。利用主流的基因测序技术对遗传密码进行测定的话,所产生的原始数据超过90G甚至几百G,再加上蛋白质,加上影像系统好几个T才能够做成一个人的数据。华大基因现在一年才做几十万人,一年产生30多万PT的数据,产生的数据和腾讯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是大人群更不得了,所以这是真正的大数据,每一个个人的基因大数据。而大数据技术,能够分析大量繁杂的数据集,发现疾病和治疗手段之间的有效联系,正在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案。基因科学和大数据结合催生精准医疗,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推出新的大规模研发项目“精准医疗计划”,同时提议国家投入2.15亿进行“百万基因组测序计划”,旨在通过数年的时间,完成一百万人的基因组测序,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打通从基因组数据到临床应用的道路。

既然大数据如此重要,那医院就应该直面挑战,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我在今年1月份《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上发表了“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机遇与挑战”提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首先要转变对大数据的态度。

现在业内对新技术往往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一种是盲目追随,不管是否符合实际,不管是否能够产生效益,盲目引进新技术,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另一种是盲目拒绝,觉得大数据还很遥远,高挂免战牌。个人认为对待像大数据这类新技术,一定要树立大数据意识。首先要热情拥抱,不要排斥,跟进、学习和体验,思考与行业的结合点, 可否产生应用创新? 其次是要科学对待,思考、创新用新技术解决现实问题以及应用因具备的客观条件。

其次要有效组织大数据。

大数据不是凭空而来的,医疗大数据完全是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可穿戴设备等深入应用到医疗行业各个领域而聚集而来的,应用大数据还必须学会有效组织大数据。医疗领域的信息系统不少还是离散的、垂直的业务和单一的应用。通过云计算可以搭建一个扁平化的信息云平台,在此之上可以把原来离散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进而促进业务的有效协同。可以把离散在各个系统、各个机构甚至各个医疗器械中的健康信息提取出来,形成完整的诊疗信息,从而形成完整的临床诊疗数据中心。

第三要探索大数据应用。

有人把信息系统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系统的建设;第二阶段是信息系统的集成;第三阶段是信息的有效利用。大数据应用显然属于第三阶段,因此要重视数据的分析利用,不断通过数据的有效利用来逐步变革原有的医疗、服务和管理方式,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第四要培养大数据人才。

大数据时代必然对医院原有的人才结构产生冲击,很多事务性工作如普通的诊疗工作乃至手术都会被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所取代,一些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人员有可能被淘汰,医生也许会从现在靠脑力诊断和人工手术逐步成为大数据分析师、诊疗计划师和机器人手术的操作师。因此医院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就必须培养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