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09年3月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医药改革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项重点任务,按照“保基本,建机制,强基层”的要求,坚持先易后难、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结合陕西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1月2日,卫生部在我省子长县召开了“2010年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11月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考察了我省药品 “三统一”工作实施情况,并听取了郑小明副省长的汇报后指出:陕西的医改抓得实,抓住了要害,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闯出了一条路,值得推广。11月中旬,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以及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等领导分别在郑小明副省长发言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对陕西的医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批转有关部门和各地参阅;近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赵正永分别在郑小明副省长“为什么要提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发言材料上作出批示,表示赞成小明同志的意见。为了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医改、理解医改,形成共识支持医改,现将郑小明副省长在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上的发言予以刊载。
我省在推动医改的过程中,走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断改革的过程、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分层次、从下向上推进的过程。实践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这一现状为目标,本着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到目前,我们在乡村这一级具体做了五件事,初步实现了三个目的。接下来,就要进行县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们把突破口选在公立医院。这是医改在陕西推动到今天,已经到了这一步,是必须做的,也是绕不过去的。
一、我们已经做的“五件事”
一是完成了村卫生室建设。近两年来,我们对全省近3万个村卫生室全部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做到诊断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设,统一配备设施、统一标识形象、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用药目录、统一人员培训、统一业务指导、统一工作考核等“七个统一”,并选定村医,提高村医报酬,从每月60元—120元增加到每月500元,全面提高了村卫生室的业务水平,增强了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了“疫情有人报、防病有人管、小病有人治、大病有人送”。
二是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改革。对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财政全额拨款,用国债资金改造了所有业务用房,更新和配备了医疗设备。年底全面实施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做到了“院长全县统一竞选、公开竞争,工作人员全部聘用、能进能出,收入分配按岗计酬、能高能低”,初步建起了一套乡镇卫生院能最大限度调动每个人积极性的新机制。
三是全面实施了药品“三统一”。我们在全省乡镇、村和社区医疗机构全面实施药品“三统一”,做到“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到今年底实现全覆盖,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极大地降低了药费,药费比原来平均下降46.7%,初步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实施了“人才强乡”工程。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实施基层“万名医生培训项目”。我们已从今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准备用5年时间,在第四军医大学等5所医学院,为每个乡镇和社区脱产一年培训各5名 (其中1名中医)共计1万名基层全科医生,每人省财政补助1万元,共投资1亿元。二是实行县镇两级医疗机构人、财、物一体化管理,从体制上解决医生能上得来、下得去,整体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短缺问题,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问题。
五是加快实施了 “安心工程”。我们正在试点,准备将在明年全部解决乡镇医务人员有地方住、有地方吃、有地方洗澡和冬季取暖问题,使乡镇医务人员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
二、初步实现了“三个目的”
做好这“五件事”,只是初步实现了“三个目的”:一是预防;二是小病不出乡;三是强基层。还有两个问题不能完全解决,一是治大病,二是保基本。这两个问题必须依靠县一级来解决。如果乡镇解决50%的住院病人,县上再解决40%,县乡两级加起来能解决90%的住院病人,这就能够从医疗上实现“保基本”。这样,“改县”、“强县”就显得非常关键,非常重要,而建机制的制度也正是在整个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只要把这个做好了,就能实现 “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目标,就能落实好克强副总理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从我省改革过程来看,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是保基本的,是公益性的,必须用政府行为来推动;市级以上三甲医疗机构除解决县乡两级剩下的10%的难病、重病、杂病外,还要承担科研、教学任务,但不是保基本。这是我们在近年来实践中得出的看法。
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思路
我们已确定了6个县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改革中,我们研究要解决好九个方面的问题。
1、定位问题:办县级公立医院的目的是干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
2、规划问题:县上需要办几所公立医院才能满足群众公益性的需要。
3、保障问题:公立医院要承担社会职能,体现的是公益性,要给公立医院保障什么?
4、机制问题:要在保证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用市场办法推动医院内部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院长聘用机制的建立。
5、看病贵问题:看病贵主要有三大原因:大型设备不合理检查贵、耗材贵、药贵,而药形成的贵是最主要的。首先,我们在县、乡、村三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药品“三统一”来解决药贵问题,但县级医院暂时不实行零差率,根据财政状况逐步实行。
6、看病难问题:主要表现在群众找好医生难,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均等化,造成群众看病难,所以能不能在县级医疗机构看大病这是最主要的。因此,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7、监管问题:改革后医疗单位怎么监管,要从内容上、形式上进行探讨和实践。这是对我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所面临的一次考验和挑战。
8、社会办医问题:政府主办的医疗机构,我们一定要办好。其他的允许社会力量去办,但如何把它准入好、监管好,实现科学合理的布局,满足群众对不同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需要有一套符合实际而且能够操作的办法。
9、信息化问题:现在的信息化是每个县里各方面都有,但内容重复都没有全覆盖,不仅资源浪费而且还不够用,作用发挥单一,迫切需要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其更方便、更快捷地为管理和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