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小病不出村、轻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便民目标;突出城市医疗机构两级设置,增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级综合医院服务功能。记者昨日获悉,在刚刚出炉的《宁夏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及重点配置规划(2010-2015年)》中,不难看出我区致力于打造以基层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正三角形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思路。《规划》指出,至2015年,使我区建制村卫生室达2474所,覆盖率达100%;乡镇中心卫生院增加到55个,加大对移民地方的农场卫生院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由今年的77.7%提高到90%,设置中医科比例由 62.3%提高到100%;改善政府办县级综合医院的就医环境,提高急诊抢救和医疗技术水平,使农村住院服务的90%以上由县级以下医院完成。功能定位方面,村卫生室为村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乡镇卫生院对常见原因引起的休克及一般急危重症作出初步诊断,能正确处理产科顺产、诊断和应急处理难产并及时转诊,具备诊治一般传染病和抢救农药中毒的能力;乡镇中心卫生院可开展一类手术,有条件的可开展部分二类手术;县级综合医院负责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接受乡、村两级卫生医疗机构的转诊,承担辖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和重症病人转运等工作。

  城市医疗机构设置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目标是社区居民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今年的18所增加到2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由118个增加到1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100%。现有城市二级医院将调整规模,使功能下沉,承担辖区内基本医疗服务,使城市门诊医疗服务的50%、住院服务的40%下沉到二级以下医院。

  与此同时,将银川市、吴忠市利通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固原市原州区以及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惠农区6个城市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配置三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急救、专科服务,解决危重疑难病症,并对下级医院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 (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