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健康新重庆”主题,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为重要抓手,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确保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工作得到中央和重庆市委领导肯定,习近平同志1月14日批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难点问题。重庆市卫生系统的实践说明,只要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多管齐下,使好人好事及时得到褒扬奖励,不良行为及时得到惩戒规范,改善医德医风是能够见到明显成效的。薄熙来同志1月18日批示:近平同志的批示是对我市卫生系统医德医风建设的充分肯定和鼓励,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坚持教育、管理、监督多管齐下,取得切实的成效,不辜负中央的期望。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规范服务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卫生系统各单位坚持边学边查边改,以规范开方、用药、检查、收费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医疗费用明显下降的“三升一降”目标。广泛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年”、“医疗质量万里行”、“践行党员承诺,构建和谐医院”、“党员身边无事故、无投诉、无纠纷”等活动,在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挂号收费、药房等服务窗口开展优质服务竞赛,重点抓好挂号室、收费处、药房等窗口的服务质量,方便病人就医。倡导多一点笑容、多一点解释、多一点关怀、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误解的“四多一少”服务理念;坚持先接诊、先检查、先抢救、后交费的“三先一后”服务;推行进院有人问、检查有人陪、手续有人办、生活有人管、出院有人送、回家有人访的“六有”服务举措,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以主题活动为推动力,着力塑造卫生系统好形象。广泛开展特色鲜明、效果实在的主题实践活动,推出形式多样的服务措施。一是丰富活动载体。各单位认真落实卫生系统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上门出诊、上街义诊、下乡巡诊”三项制度,扎实开展“万名医师下基层,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市、区县两级卫生局党组(党委)领导选定283个重点联系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为医护人员开展宣讲。目前,已开展健康讲座508场,发放宣传资料47万多册,上街义诊3826人次,下乡巡诊2866人次,覆盖635个乡镇(街道),直接受益群众14.45万人次。广泛开展学习西南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重庆市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鲜继淑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充分展现卫生工作者“仁心、慈爱、坚守、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各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唱读讲传”活动,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目前,全系统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已组织唱红歌活动754场,发放《读点经典》2万册,讲故事611场,传箴言8.7万条,参与群众达6.72万人次。二是优化就医环境。按照“环境园林化,设备现代化,病房家庭化,服务人性化”要求,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在显著位置公示就医、检查流程及基本药品价格,为群众看病提供方便;开辟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常见病防治、健康养生方法等宣传专栏。投资3亿元,相继启动189个乡镇卫生院、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426个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三、以加强监督为主抓手,着力构建医患和谐的长效机制。各单位以加强行业内部和外部监督为抓手,构建医德医风教育、制度、监督、奖惩并重的综合体系和纠正、创建、评议有机结合的纠建机制,形成“纠——建——评——改”工作模式,着力构建医患和谐长效机制。坚持党政领导门诊值班和接待日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和人员执业行为日常监管体系,重点对医疗服务质量、医生开方用药、开单检查、收费价格等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和公示,增强服务透明度。层层签订医德医风责任状,建立个人医德医风档案,实施动态管理,作为考核、晋升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开展医德医风问卷调查,将调查反映问题情况与晋级和奖金挂钩,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我约束力。同时,采取宣传栏、电子显示屏、诊疗手册、公开信及设立举报电话、医德医风接待室、意见箱、医院网站等多种形式,畅通投诉渠道,化解医患矛盾。推行“药品零差率”、“一日清单制”、“阳光价格工程”,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开展“千名医务人员廉洁行医签名”活动,“十佳医德医风标兵”发出“廉洁行医”倡议,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推进“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服务承诺、公开服务内容、公开行为准则”的“五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