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给你开的治感冒药阿莫西林,12片;‘盐酸’12片,两天的药量。一共7元钱,刷卡报销2.1元,需自付4.9元!”接过村卫生站刘桂林医生开的药,双流兴隆镇瓦窑社区3社的王淑良拿着自己的社保卡快速地付了药费。
“现在都是基本药物,便宜,而且还能刷卡,十分方便!”王淑良告诉笔者,过去很长时间,村级卫生站给人的感觉都是比镇上医院还贵,而且水平也很差。不过这样的状况现在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今年以来,社区不仅新修了村级卫生站,卫生站里还基本上都卖的是国家基本药物,价格十分便宜;除此之外,村卫生站和县级卫生网络联网,实行刷卡报销,十分方便。现在一有伤风感冒什么的,村民们都不再舍近求远,一般都到村卫生站来看病了。
王淑良感受到的变化,仅仅是双流县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一项成果。笔者了解到,除了进一步强化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政府责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方式,在全县村卫生站实行由政府财政补贴,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纳入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改革外,今年以来,双流县还大力推行村级公共卫生服务外包,进一步提升村级卫生服务的公益性;
同时,该县通过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在全县224个村卫生站实现了刷卡报销,此举也开了全市先河;
此外,双流县对全县城乡居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行一体化补助标准,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医疗待遇……
在成都市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双流县委、县政府“两率先两示范”的总体部署下,双流县以优化村级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巩固公共卫生服务网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抓手,加快构建方便快捷、覆盖城乡、运作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乡医疗保障水平,走出了跨越性的步伐。
纳入基本药物销售范畴
破解“以药养医”诟病
使公共卫生服务回归本位
“现在药都很便宜,村上买、镇上买都是一个价。”在兴隆镇瓦窑村田园卫生站,天明村1组的刘小丽正带着自己7个月大的女儿前来就诊。女儿因为有点拉肚子,刘小丽特意带她来村卫生站开点药。
刘小丽告诉笔者,生病时最希望能就近看病吃药,但过去村卫生站的药一般卖得比镇上还贵,所以许多老百姓生病后宁愿坐车到镇上取药。“现在村卫生站也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了,村上镇上卖一个价,当然就在村上选了,这对老百姓来说是很大的好事”。刘小丽说。
这样的变化,在双流县224个村卫生站已经成为了常态。
笔者了解到,双流县在对全县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要求,起草了《双流县加强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按照该实施意见,双流县计划将每年用于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购买的2.1万元费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其中1.6万元用于公共卫生,其余5000元作为村卫生站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四川省补充药物的补贴。
“凡是领取了补贴的卫生站,都将保障国家基本药物和四川省补充药物的零差率销售,这样就可以保障老百姓在村上就可以买到实用而且便宜的药品了,这对他们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双流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马军宝介绍说。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药分开’成为必然趋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双流县着力推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发展,实行政府补贴,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全面纳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范畴,村卫生站‘以药养医’的现状将得到改变。”双流县卫生局局长屈勤表示。
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将是卫生站的药品便宜了,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得到了许多群众的认可。
据了解,长期以来,“以药养医”曾是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赖以生存的手段,而这种运营模式带来的“医生向病人过度开药,药价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受到诟病,也成为全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最欲破解的难题。
双流县通过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打捆外包”,由政府财政补贴,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纳入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范围,此举将破解村级公共服务站长期以来存在的“以药养医”的窘境。
该项改革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方便老百姓就近就地看病,同时还解决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生存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双流的实践有望为全国做出借鉴。
信息化建设
村上卫生站一样可以刷卡报销
“医生,我要刷卡!”日前,当笔者来到双流公兴镇青云寺卫生站时,村民景桂平正用自己的社保卡刷卡买药。“在村里看病拿药照样可以刷卡,住院报销也可以直接在村上结算,和镇上一样的方便。”景桂平告诉笔者。
以青云寺村为例,青云寺村离公兴场镇有10公里的路程,由于人口比较集中,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业务量比较大,在村上刷卡买药,村民们都便利了不少。
“在这里除了刷社保卡,还可以刷新农合医保卡,到时能刷卡的居民将达到5、6000人。”公兴镇卫生院苏炳洪院长介绍说。以后住院病人在镇上住了院,也可以通过电脑在村上刷卡结算,不出村就可以完成全部后续工作。
在村级卫生站看病拿药,一样可以刷卡报销。双流县老百姓享受到的这项便利,得益于双流县实施的医疗信息化改革。笔者了解到,双流县通过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光纤信息连通,在村级卫生站购置电脑,即可以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刷卡买药,目前双流已经有224家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实现了联网,占双流县全县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88%。
“等这项试点的全面完成,将使双流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将再次在全国领先”,一位长期关注村级公共服务改革的专家表示,双流县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率先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上大做文章,让城乡居民平等地享有同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双流村级公共卫生的信息化改革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头。
城乡居民孕产妇
住院分娩补助一体化
住院分娩有补助,这是产妇王丽直到她领到补贴也不敢相信的好事。王丽是双流东升镇的居民,由于家庭并不富裕,她原来准备就在家里生孩子的。听说今年起,无论城乡居民,只要住院分娩都能拿到400元的补贴,她决定在医院生孩子。
日前,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宝宝,医院还免费开展了孕产妇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让她们一家更放心了。
“孩子能遇到这样的好时代出生,能赶上双流这么好的政策,是孩子的福气!也是孕产妇们的福气!”王丽感慨地说。
笔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给孕产妇和婴儿更多的安全保障,双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划拨专项资金,将“双流县户籍,并在取得助产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城乡居民孕产妇”全部作为项目实施对象。双流县在全省率先将城乡孕产妇全部纳入发放对象,实现城乡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先全覆盖。
截至今年11月,双流全县已对4676名住院分娩孕妇进行了补助,补助率99.9%。除此之外,全县还有多种措施对孕产妇们的健康进行保障,为6373名新生儿免费开展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并对6327名新生儿免费开展听力筛
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特色工作推进情况
除了探索村级公共卫生服务“打捆外包”,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纳入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医疗信息化改革等核心内容外,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双流县还大力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阵地建设、人才队伍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在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上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其做法十分引人瞩目。
抢抓阵地建设,每个村卫生站都有专用房
针对部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以租房、乡村医生自供房的现象,双流县率先在全市加大对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的阵地建设,结合各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村卫生站进行科学布局和统筹配套,今后,双流全县的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站都将有统一配置的不小于100平方米的专用场所。该县同时大力提升村级公共服务站的设备配备水平。
服务外包,办事不养人
针对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双流县坚持办事不养人的原则,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县财政预算,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外包”。对政府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政府采购、契约化管理,并由村卫生站组织实施的方式,大大提升了村卫生站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激活人才运用机制,促进年轻化、专业化
针对当前乡村医生整体素质较低,年龄结构不优等问题,双流县在政府提供平台并明确职责和任务的基础上,采取市场运作,公开招标,考核考试等方式,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优秀人才负责村卫生站工作,同时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志愿者统一参加竞聘,使人才进一步走向基层;同时该县还建立了乡村医生退出机制,对在一定期限内考核不合格的乡村医生坚决实行退出。
通过服务外包,优化了村医生结构,平均年龄由46.3岁降为40.7岁,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由18.7%提高到35%,专科以上学历人员由67.1%提高到94.5%。
破解政策瓶颈,村级医生养老无忧
双流县破解政策瓶颈,村级医务人员也可以按城镇职工的标准购买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了乡村医生队伍,使现在的乡村医生能安心基层卫生工作,为巩固农村公共卫生网底,统筹城乡卫生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今年4月7日起,双流全县乡村医生开始到县社保局办理购买养老保险相关手续,到5月7日,全县765名乡村医生中,符合条件并自愿申请购买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682人,已购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68人,全县有养老保障的乡村医生数达750人,占总数的98%,基本实现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