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十二五”卫生资源调整规划意见》中,第四中心医院被确定为本市8个区域医疗中心之一,为天津北部地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第四中心医院院长庞华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底破土动工,计划建设一座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门诊及内科病房综合大楼,整个工程完工后该院开放床位将达到1300张。在提升硬件水平的同时,四中心医院将结合自身所处地理位置,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绿色生命通道。同时,着力提高老年疑难病治疗水平。

  医院规模 二期工程解决容量流程问题

  庞院长表示,即将启动的二期改扩建项目主要解决容量和流程问题。目前住院病床较为紧张,门诊楼也为16年前所建,无论是面积、功能、构造还是人流、物流、车流都不适合当今的诊疗要求,且各个楼体分布比较散。

  二期工程将新建门诊及内科大楼,规划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地上24层(含门诊裙房4层,病房楼20层),地下一层,增设600张床位,20个病区。大楼计划选址为现办公楼及中后楼原址。预计工程将在2011~2013年建设施工并投入使用,2013~2015三年间完善医院内外环境总体规划、绿化、景观、标志等方面的建设。完工后将与一期急救及外科综合大楼呼应,形成双楼并肩的格局。

  学科建设 急救为龙头 提高老年疑难病治疗水平

  在医院规模进行改扩建的同时,学科建设也将瞄准高水平建设标准,形成立体的学科发展体系。庞院长表示,四中心医院作为北部区域医疗中心,服务人口比较密集,急危重症患者较多,加之医院紧邻京津唐、京津二线、津蓟高速、津围公路、外环线、中环线,交通流量比较大,交通事故较多,因此,未来几年医院作为区域中心将继续以急救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建设绿色生命通道,体现“急救医学”发展趋势。由于目前脑血管疾病危重症患者较多,医院打破常规医院科室格局和限制,组建脑病治疗中心,使患者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能得到全方位的一体化治疗。未来几年,脑病中心将以康复为重点内容,对脑血管病引发的行动不便、智力下降、语言能力减退等问题进行康复管理。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从院前接送心脏病患者到急诊抢救,直至进入导管室或手术室施行紧急心脏手术,已经形成一套流程合理、省时高效的抢救生命绿色通道。未来将要在科室规模和救治能力上进一步提升。

  此外,今后医院还将进一步完善骨科和肿瘤血液科建设。骨科将在介入和椎管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疾病、介入技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疾病、关节置换、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脊柱滑脱和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肿瘤也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增长很快的疾病,今后医院将建立集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和物理治疗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技术平台。 新报记者 徐杨